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福建省农产品市场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总结

日期:2010-09-04 23:26:25 字体大小:

践行服务宗旨    发挥桥梁作用
——福建省农产品市场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总结
(2009年2月28日)
   

福建省农产品市场协会成立于2003年7月。按照国务院颁发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省政府关于发展行业协会的有关精神,本协会自成立以来,在省农办、农业厅、民政厅等单位精心指导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广泛、持续开展各项活动,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提供全方位服务,为推进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五年多来,协会坚持热情、周到、全力为会员服务的宗旨,坚持自主、自治、自养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为会员服务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逐步树立在行业中的代表性和权威性,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目前,协会已发展成为集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为一体的大规模民间社团组织。下面,我代表第一届理事会向本次大会简要地报告协会成立五年来所做的工作。

一、不断壮大协会组织

组织是活动的载体。五年来,我们在组织建设方面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壮大群体,吸收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入协会。2003年7月 10日福建省农产品市场协会成立时,经过民主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协会领导班子,其中理事59人、常务理事18人、会员单位130个。经过近五年的发展,目前 已拥有超大现代农业集团、华景集团、中绿集团、大拇指集团、圣农发展实业有限公司、远洋渔业集团、森宝集团等会员单位240多家。二是增强基础,帮助有条件的设区市农业局成立农产品市场协会。帮助龙岩市农业局、漳州市农业组织成立了龙岩市农产品市场协会、漳州市农产品营销协会、福建省农产品市场协会枇杷分会,目前这三个协(分)会运作良好,为农业生产发展和拓展农产品市场发挥积极作用。三是提升层次,增补优秀企业家进入领导班子。根据协会发展的方向、会员增加的情况和会员单位的要求,按法定程序增补了一批副会长、常务理事和理事,进一步优化了会员的结构。

二、全力践行服务宗旨

服务是协会的生命线。五年来,我们坚持为会员服务的宗旨,致力于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一)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协会在福建农业信息网上设立了专栏,及时刊登会员单位产品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开展网上招商,在网上推介龙头企业和优质农产品,大胆尝试网上交易,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同时把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价格信息采集点,及时采集、分析和定期发布农产品价格行情走势及供求信息,衔接产销,促进全省统一、开放大市场的形成,并逐步与国际农产品市场接轨。大力组织秋冬菜网上促销,开设网上专栏、公共邮箱和热线电话,加强信息发布,为各地农产品营销促销提供网络宣传服务,做好网上促销工作。协会会员负责收集当地鲜活农产品的预供应信息并上网发布,每种产品的预供应信息,包括品种名称、预计上市量、品质与质量等级、上市时间、可接受的价格区间、生产地、有效期、发布人、联系人、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和联系地址等信息。同时,为了更好地加强会员间的沟通、协作,协会编印了5000册《福建省农产品市场协会画册》并分发到全国各地,还为会员单位颁发了协会的铜牌,增强其荣誉感,扩大会员单位及其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此外,坚持不懈地办好协会刊物《福建农业特供信息》,五年来共编印180期72万份,为会员单位提供市场分析预测、产业发展动态、新技术新品种、农业农村政策法规等实用信息。

(二)开展咨询培训服务。根据会员不同的要求,协会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咨询培训服务,特别是对会员面临的共性问题,协会采取举办专题报告会和学习培训班等形式开展服务。过去的五年,我们既举办了促进海峡两岸农产品流通报告会,又举办了法律专题讲座;既举办了农产品市场形势分析会,又举办了企业申报名牌产品的培训班。咨询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分析经济形势和动向,帮助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应企业要求进行实地调查,针对问题进行“诊断”, 并提出“治疗”方法;解读国家产业政策、法律和法令。五年里,共为会员单位免费举办培训班5次,其中创建“名牌产品”一期,“农业建设项目管理及投资指南”一期,“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一期,新的劳动合同法一期,每一期均编印相应的培训资料,免费发放给参训人员。同时,积极推荐会员单位参加国内外各种展销、学习300多人次,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了会员之间的交流和提高。

(三)促进产品销售服务。五年来,协会在搭建贸易平台,促进会员优质农产品销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承办历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前五届农交会上,协会共组织429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参加,其中有116个企业是协会的会员单位,共布置841个国标展位和5个特展。在去年第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福建展团获得展馆设计金奖、最佳组织奖、突出贸易奖以及贸易统计组织突出奖等奖项(每个奖项都只评前10 名)。同期,举办了第三届“福建(北京)优质农产品推介会”,重点推介、展示福建省名优农产品,主要包括水果、茶叶、食用菌、蔬菜、畜禽、水产品、花卉及 农产品加工品等8大类230多个品种。据不完全统计,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100多家采购商到会参观洽购,福建参 展团现场共成交1690多万元,签约协议金额62.51亿元。通过参加历届农交会,有更多的“闽牌”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农业部为了表彰协会的杰出 贡献,连续五年颁发了最佳组织奖。此外,协会还连续五年与广东、广西、海南四省共同举办全国荔枝、龙眼暨特色农产品交易会,我省累计有260多位荔枝、龙 眼及相关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营销企业参加会议,达到了沟通信息,了解新技术、新品种,洽谈、订货等预期目的。为了建立长效机制,扩大各类农产品交易会的 影响,提高促销效果,协会还在互联网上开设了“农产品网上展厅”和“放心农产品进万家”专栏,介绍各类农产品交易会及参展企业的情况,或由协会直接牵头, 进行产销对接,如去年5月份的枇杷待销,协会及时联系福清天海、莆田的红太阳、绿森庄园等多家枇杷加工企业进行产、销对接,取得良好的效果,实现了产、销 “双赢”。

(四)协助项目建设服务。一方面,积极协助企业开展项目申报工作。协会及时为会员单位提供政府对企业的优惠政策信息,如2004 年初省政府评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协会将信息表格传递给符合条件的企业,指导企业申报,并跟踪信息、及时反馈,做到符合条件的企业基本不漏报,在协会精心 指导下,会员单位申报评审龙头企业的成功率大为提高。近年来,在福建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农产品的申报工作上,协会不仅将申报信息下发给有条件的会员单位, 而且还尽力帮助会员组织材料申报,取得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为会员牵线搭桥,开展项目对接工作。如2007年省政府与吉林省政府开展农业项目合作,吉林 省组织30多家企业来我省进行产销对接,厅领导指定该项工作由市场协会负责,并组织相应企业对接,协会根据对方企业和项目特点,组织相关企业进行洽谈对 接,取得圆满成功。

(五)引导企业互助服务。协会给每个会员单位颁发牌匾和会员证,既增强会员单位的集体感和荣誉感,也有利于企业之间的互帮互助。 由于协会不断发展壮大,协会的会员已涵盖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既有农产品生产者,也有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既有大、中型企业,也有小型企业;既有 老企业,也有新企业。企业的层次不同,管理模式和要求也不同。如新企业需要老企业帮助指导,小企业企盼得到大、中型企业的帮助支持,相互之间可以做到优势 互补,会员之间合作空间很大,合作的愿望也很强烈。为此,协会充当“红娘”,开展牵线搭桥,进行对口帮助,实现以老带新,以大扶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六)搞好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为了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7年7月协会在福州举办了“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手拉手— 放心农产品进万家行动”,组织了130多家会员及相关农产品供应商、采购商代表进行供需见面、洽谈、签约。福建超大现代农业集团、福建大拇指实业集团、福 建中绿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福州新华都购物广场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沃尔码公司、福建永辉集团有限公司等2 0家优质农产品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发出了“放心农产品进万家”的倡议,倡导恪守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保证决不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不安全农产品。永辉、沃尔 玛超市等35家采购商、100多家农业企业供货商代表优质农产品生产企业与采购商进行了对接洽谈,共签订供货协议金额800O万元,达成合作意向1.3亿 元。

(七)为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服务。积极组织会员赈灾抗灾,稳定市场供给,促进社会和谐。当不可抗御的自然灾害发生后,协会快速 反映了解灾情,在第一时间组织有关会员单位向灾区献爱心,如2007年福鼎市等沿海地区遭受强台风袭击后,协会会员单位超大集团向灾区捐款2000万元, 福州亚峰蔬菜批发市场、南平天新批发市场、厦门夏商农产品集团向灾区及时调运蔬菜等副食品支援灾区;又如,2008年5.12四川汶川发生强地震灾害,协 会积极组织发动会员单位支援灾区,向灾区捐献款物4000多万元,其中超大现代农业集团捐款2000万元,中绿食品集团在第一时间做出向灾区捐献方便面、 大米、饮料等灾民急需食品120多万元直运灾区。协会做出的快速反映的信息,经厅机关党委转报省直党工委,得到转载和表扬。

三、努力拓展业务范围

根据协会的业务范围,有针对性地组织部分会员单位到相关省市开展市场调查,帮助企业打开东、西部市场的发展空间。同时,帮助会员了解国际农产品的发展状况、品质标准以及市场需求,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2005年起,福建省名牌产品评定工作委员会将名牌产品专业评定工作从原来的由行政部门负责改为专业协会负责,并指定省农产品市场协会作为名牌 农产品专业评定的负责单位,同年,本协会组织专家对4家企业的4个产品进行评定,评定工作受到福建省名牌产品评定工作委员会的充分肯定。长期以来,名牌产 品中的农产品是一个薄弱环节,协会在农口牵头提出打造名牌农产品的建议,并作为2006年省政协的重要提案,引起了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2008年省 农办评选出品牌农业金奖企业20个,其中本协会的会员单位占10个。此外,协会还多次参与省政协名牌农产品及农村市场调研,撰写了调研报告,为省政府和相 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此后2年,申报福建名牌产品(农产品部分)的有31家企业44个产品,申请复审的有8家企业25个产品。省农产品市场协会根据产 品的分布情况,根据不同专业抽调了8位专家成立评审组,进行了专业评价,并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产品为名牌产品。新评定福建名牌(农产品)30家,其中会员 单位占24家。2006、2007年新评定中国名牌农产品1O家,其中会员单位占7家。

四、着力扩大两岸交流

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海峡西岸发展的战略部署,市场协会努力为闽台农业合作牵线搭桥,扩大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如2005年,邀请台湾农会苏俊 豪先生等人来访;同年,应台湾云林县农会的邀请组织会员赴台湾学习考察,与台湾农会、台湾高雄中小企业家协会理事长等共同探讨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等事 宜;2006年11月,应台湾农会邀请,协会成员7人到台湾考察民间组织;同年,协会副会长率领超大现代农业集团赴台,为台湾农产品进大陆做牵头启动工 作,受到国家、省有关部门充分肯定。会员单位闽台农产品市场公司积极疏通闽—金农产品通道,每天都有大量农产品直通石井—金门之间。

五、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参加行业协会的企业,既希望得到成员企业的相互帮助,更需要行业协会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以便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获 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会在技术支持、培育和开拓产品市场(如展览会、展销会)、开展国内外管理与技术交流、传递与沟通信息(如编办协会通讯和书刊)、 培训技术和管理人员、推介名牌产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根据章程规定,协会按时召开常务理事会和理事会,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不仅 促进了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提升了协会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

五年来,省农产品市场协会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广大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认真开展各项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也仍然还些问 题:一是办公地点拥挤。目前办公地点设在厅2号办公楼,与信息协会合署办公,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增加工作人员。二是经费不足。协会成立以来,主要依靠上交 的会员费维持日常必要的支出,工作经费明显偏紧。三是人员力量偏弱。由于受办公条件、工作经费的约束,协会目前只聘请一位退休的老同志作为专职工作人员, 难以满足工作任务的需要,更无法做到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实情。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协会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政府职能的转变,行业协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产品市场协会 的成立,不仅为农民生产、农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政府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相信,省农产品市场协会在新一届理事 会的领导下,将进一步加强协会内部建设,增强协会凝聚力,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发挥更强的社会功能,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完善我省农 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