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武章博士论坛发言
一、前言
未来十年将是「粮食战争」的时代,农业合作更是两岸刻不容缓的议题。两岸农业发展有许多异同之处,大陆土地广阔采粗耕农业,台湾则是农地小而采精致农业,互补是良机。
台湾农业组织的发展模式比大陆先进,有许多经营模式与技术是大陆农民值得学习之处。现今大陆许多休闲观光农业园的成功运营,就与借鉴台湾休闲农业的先进经验密不可分。
大陆农业组织相继与台湾一些农业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藉由这种合作关系,两岸农民与农经学者可以互相学习交流,促进两岸农业技术对接,造福两岸农民优裕生活是政府的课题,目前在构建现代农业的高端融合机制、延伸农业产业链全等方面加强合作,应不断挖掘双方既有潜力资源,积极探索未来两地农业发展的新规范形式。
二、台湾的农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台湾的农业的成长,不但充分供应国内所需粮食,稳定工资与物价,亦有大量农产品外销赚取外汇,对于台湾经济的发展贡献至巨。
现代化的农业是「三生三农」的农业政策,三生系指生产、生活与生态,三农则指农业、农民与农村异。最近一、二十年来,台湾以发展农业、建设农村、照顾农民为促进农业的永续发展为目标,强化农业发展,增进农民福祉列为首要。
台湾为因应经济国际化、自由化的冲击,近年来以市场导向为原则,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具本土特性、市场竞争力、高附加价值、低社会成本的产业。
(一)在农作物方面,稻作面积配合进口量适度调降,但扩大良质米生产。对具有本土特性之特用作物及园艺作物,如花卉、种子(苗)、毛豆、食用甘薯、菇类、热带水果及高价蔬菜扩大生产,朝精致化、多样化发展,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注重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之市场区隔。
(二)在畜牧业方面,以发展低污染、高效率的产业为目标。改善畜牧业结构,促使养猪业及养鸡业转型,加强经营管理之自动化,降低生产成本;强化防疫体系及畜产品卫生检验,以及加强畜牧污染防治。
(三)在渔业方面,改善远洋渔业经营环境,调整沿近海渔业生产结构,淘汰低效率老旧渔船,规划发展海洋养殖,促进养殖与环境之和谐。
(四)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系指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配合轮作制度,并利用有机资材生产农作物的方式。有机农产品的发展不但要注重生产技术与产销组织,更要有严格的产品认证制度。
三、如何促进两岸农业造福两岸农民
提升农业竞争力,增进农民所得的重要一环。一般而言,农业的生产力与竞争力决定于土地、劳力、资本与技术、管理等条件。台湾农地稀少,平均农场面积小,工资昂贵,在有限的农地上不能无限的增加资本与劳力投入,因此要提高生产力与竞争力,必须发展优势农业,反观大陆则拥有更大的资源,两岸如何合作促进两岸农业对接,造福两岸农民生活才是当务之急。
目前两岸人民所得增加、工作时间缩短,使一般人有余力从事休闲游憩活动,为欣赏自然景观,体验农业与农村生活,造访农村者日增,休闲农业遂应运而生。因此,近年来休闲农业迅速发展。为加强两岸农业对接造福农民,仅提供粗浅建议四案卓参:
(一)建构农业发展理念是提升农业的重要议题: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需要改变一些固有的观念,打开眼界和思维,才能提升自身发展能力,积极构思如何改善农业质量及生产技术等。
(二)农民训练良好能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事情要做好,素质ㄧ定要提高。只有把农民训练好,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才能完成现代农业的建设。
(三)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专业人士的引导:农业专家的好培训,对于提升农民的素质会很有帮助。 学者专家的训练、培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错的概念,值得借镜。
(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休闲农庄
台湾农业现在的优势,除农业生产技术之改良外,更主要的是在农业创意设计-创意,两岸还在不断讨论农业的品种、技术,这些都不难。其实现在有创意才有优势,有优势才有市场价值,精致化农业也是台湾的优势所在。
休闲农业系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游憩,增进民众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型态。
诸如观光农园、市民农园、教育农园、休闲农场、森林游乐、娱乐渔业、民宿等。休闲农业亦由简单的观光农园发展到综合性的休闲农场、休闲农业区,由点而面逐渐扩大,应是大陆农业积极努力的目标。
四、结语
「把台湾经验与大陆实际结合,就是成功了一半」绝对不是夸张的言论。台湾有的是发展优势农业的经验,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设施栽培的提倡,有机农业的推广,休闲农业的发展,运销体系的建构,产销组织的建立,以及农业科技的研发及营销等技术,有如有机农产品的发展不但要注重生产技术与产销组织,更要有严格的产品认证制度。
最近,大陆投资农业者能拿到很多资源,大陆农业增进正在急起直追,两岸水平会很快拉近。但这不意味着台湾没有竞争力,两岸连手,会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台湾生物降解技术推荐给山东畜牧业者,为他们带来福音,助力中国畜牧业朝着绿色、健康、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这是台湾农学业者的服务热忱胸襟,合作两岸会更好。
图为演讲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