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农业

2014年粤台两地经贸合作交流会在惠州举行

日期:2014-05-17 23:47:09 字体大小:

    由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经济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和惠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4年粤台两地经贸合作交流会”于5月16日在广东省惠州市举行。会上,广东的政府官员及台湾的商贸代表都对粤台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提出了更具体的方向。

  广东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连,各领域交流合作紧密。广东是台湾地区在大陆投资最早的省份,也是台资企业最多的省份。广东省副省长招玉芳交流会上致辞时表示,广东未来将在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方面与台湾展开进一步的合作:“我们要积极谋划一批产业合作的大项目,突出面向台湾引资、引技和引智,我们欢迎台资投向汽车、石化、电子、机械等先进的制造业和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共同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发展。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也基地。同时广东省也鼓励该省优秀的民营企业企业赴台湾发展。”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广东全省有超过25000家台资企业,实际投资超过530亿美元。仅2013年,广东对台贸易额超过750亿美元,同比增长28.4%。随着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EFCA”)的深入实施,粤台经贸交流合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在交流中,粤台代表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双方在现代农业方面的合作,招玉芳副省长表示,台湾在现代农业方面具有强大优势,广东也正需要对接现代农业的合作,双方可以相互促进农业的技术产业对接,鼓励台商在广东省设立台湾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中心。

  对此,台湾贸易中心董事长王志刚表示,珠三角繁荣富庶,但在广东的北部、西部和东部还是以农村为主,而农村的发展程度并不是很高。他在交流会现场介绍了台湾农村当前的形态,欢迎大家去台湾感受一下:“台湾的农村发展程度与都市发展的差距不会太远,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发展农村,让其繁荣富庶起来,要保持农村原来的风味,不要把每个农村都打造得跟上海市一样,那就是失去了它(农村)的意义了。我想要各位到台湾的农村去看一下。”

  2008 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在广东的台资企业经营困难、步履维艰。面对挑战,广东率先提出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先后出台《加强粤台经贸交流与合作的若干意见》、《广东省支持港澳台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加快转型升级若干政策措施》、《广东省进一步支持台资企业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法规文件,加大对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引导,财政、科技、工商、海关等部门施行一系列具体措施,进一步优化投资经营环境,扶持台资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扩大内销渠道以及向产业链高端转型升级。

  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于红表示,当前长期举办的“粤台经贸交流会”提升了粤台合作水平,成效显著。她说:“当前深化两岸经济合作面临重要契机,大陆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必将为两岸经济合作提供新的机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经济整合的趋势将促使两岸进一步扩大经济合作与融合。下一阶段,我们将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宏观形势政策对话交流,秉持一贯的主张,继续推进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后续商谈,继续扩大两岸的产业合作、创新合作及现代服务业的合作。”

  在当天举行的项目签约仪式上,惠州市达成投资和贸易成交项目44宗,金额总计187665万美元。其中参加现场签约的项目有20个,金额总计157704万美元。此外,广东台商活动中心项目也在当天启动。该项目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平台镇南门海地块,建成后将成为广东省对台服务、观光旅游、会议接待、养生辽阳、体检度假为主题的综合性社区。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