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吕如仙在自己的油菜花地里笑迎一批批客人前来观光旅游。这位来自台湾的女老板,正在浙江苍南迎来自己事业的新天地。她创办的苍南日月潭农庄,成为苍南县台湾农民创业园里台商与苍南“联姻”成功的项目典型。
温州苍南与台湾地区民众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信仰相同、商缘相连,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苍南方面也借此在温州率先打出了“台湾牌”。2009年11月,苍南台湾农民创业园获得农业部和国台办的批准正式成立。也是在这一年,来自台湾的吕如仙和其他台商一起受邀来苍南县考察。
在苍南县的热情邀请下,并经过前期调查,吕如仙决定在苍南投资农业,在大陆好好大干一场。
经过多地考察,吕如仙发现温州的农业园要么是只供游客单纯的采摘,要么是挂着农业的名却只做餐饮。吕如仙准备在自己的农庄注入台湾理念,打造一个融种植采摘、休闲观光、餐饮、住宿、科研、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庄。
不过,创业刚开始吕如仙遭遇了“水土不服”,农庄项目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顺利。因为所选地块土地贫瘠、土地流转不到位等各方面原因,吕如仙在苍南的第一个项目并不成功。
一直到2012年,经历创业“阵痛”的吕如仙开着车在苍南灵溪镇的一村子里转悠,突然她发现了一块“风水宝地”。这块宝地成了如今的日月潭农庄,
“当时我一方面是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另一方面,苍南政府很是支持台商投资农业项目,多番劝我留下。”提起这段经历,吕如仙很是庆幸自己的坚持。她在苍南又全新启程,放弃原来的项目,在无意中发现的宝地上重新开始大展拳脚。
这块位于灵溪镇岭前村的土地很是肥沃,靠山环河,交通不便又让这里保持着“原汁原味”。更重要的是,建设农庄所需要的土地,都由当地灵溪镇政府负责,由政府把农民零散的土地进行统一流转,然后吕如仙再向政府租用土地。这样一来,在土地流转环节她就省下了大量的精力。
今年元旦,日月潭农庄正式营业。这个全新亮相的生态农庄一经开放就受到了游客的青睐。特别是这段时间的油菜花、稻草人、草莓,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在周末日均游客有两三千人。
一进农庄大门,只见300亩的油菜花金灿灿铺陈开来,数十个卡通形象、稻草人造型逼真,大人小孩在花丛中嬉戏。在烧烤区,游客在自己动手烧烤美味;在游乐区,孩子们在开怀嬉戏;在大棚种植区,游客在采摘草莓;在室内区,孩子们在营养师带领下制作草莓果酱。
吕如仙在这块农庄上注入了“台湾理念”,这不仅体现在农庄的整体功能上,还体现在具体的技术上。比如她引进了台湾特色高架草莓,这样的草莓既省去了蹲着采摘的麻烦,又保证了草莓营养的充分吸收。8个大棚的草莓一开放,吸引了大量的亲子游,也吸引了周边的草莓种植户前来参观取经。
“‘日月潭’的名字是苍南县委书记黄寿龙取的,因为我们都坚持着生态农庄的理念,现在终于在自己手中实现了。”吕如仙还怀揣着各种奇思妙想,准备一一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