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后,2025两岸青年中秋茶话会、“榕台中秋汇‘月’玩‘月’有福”中秋游园会等一系列两岸青年联谊活动在福州市举办。两岸青年通过文化体验、趣味闯关、歌曲接龙、参访交流等多种形式,在温馨互动中传承文化记忆,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继续“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两岸青年好,两岸未来才会好。如何做好青年人的工作,让台湾青年更好融入“第一家园”?福州市以建设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为抓手,进行一系列探索。
过去的两岸青年交流,常停留在“文化体验”层面——看看文物古迹、尝尝当地小吃、拍拍合照留影。随着交流的日益增多,以及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如今更多台湾青年关心:这里有没有我的发展机会?
因应新的融合发展需求,福州市制定《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建立覆盖市县两级的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从顶层设计上优化发展“生态圈”。不仅如此,福州还推动与北京、重庆等16个城市共同发布《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合作宣言(福州宣言)》,将两岸青年融合发展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系统性优化两岸青年“进得来、留得住、融得深、有作为”的发展生态。
良好的发展生态,拓宽了交流合作渠道,共同“朋友圈”越来越大。2024年以来,福州市累计举办海峡青年连心汇、两岸大学生领袖营、“两岸共研一堂课”、“诗画好年华——两岸共绘一幅画”等特色交流活动200多场,吸引超万人次台青参与,持续擦亮两岸交流的金字招牌。设立全国青联两岸青少年研学交流站、马祖青少年研学交流基地等标志性场所,优化提升17家省级以上对台交流基地,联动北京、重庆等17个城市推出59条精品研学线路,两岸青年交流渠道更宽、服务保障更实。
两岸融合发展,不仅要走“近”,更要走“进”。当台湾青年发现,福州不仅是老家,更是创业热土,两岸融合才有持久动力。为此,福州联动共建合作城市发布3253个就业实习岗位,配套开展岗位招聘、就业指导等服务。打造“海峡青年综合服务中心”,在机场、码头、火车站等重要门户和烟台山青年友好街区等两岸青年聚集地设立服务驿站,开展政策服务、创业培训、项目巡诊等活动,累计受理台青创就业政策申请762件次,争取各类补贴2443.38万元,台青优质的“事业圈”日益成型。
“第一家园”不仅应是创业的沃土,还应成为台青的幸福生活圈。台青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同样有后顾之忧,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是两岸融合发展的应有之义。福州完善台胞公寓等住房保障,优化医保异地结算流程,推动台胞子女就近入学;聘任一批台湾社区营造师,成立两岸融合发展志愿者总队,推动台青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结合中华传统佳节等节点开展文化交流、创业分享、科技体验、婚恋交友等多元主题活动,让台青在丰富体验中真切感受“第一家园”的温暖。
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先行区,福州正以满满的诚意和务实的举措,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让越来越多的台青扎根有福之州,将个人理想融入两岸融合发展的时代浪潮。
(作者单位:福州团市委)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