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农业

东非高原的茶香

日期:2025-04-25 10:39:01 字体大小:

到肯尼亚旅游,旅行箱备有茶叶。福建白茶适合泡在保温杯里闷着喝。再则是前年去川北调研,带回的一点陈年藏茶。我觉得这两款茶适合旅行,不仅解渴,还有助于肠胃保健。

出发前,我对肯尼亚茶业知之甚少。一个赤道贯穿的国度,该是咖啡的天下吧?当越野车驶入东非大陆深处,层层叠叠的茶园突然撞进视野。茶园多分布于1500至2700米的高海拔地区,茶树在赤道阳光下舒展着墨绿色叶片。向导说,这些源自中国的植物,在肯尼亚找到了理想家园:肯尼亚大部分地区处在高原,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就会下降6摄氏度。昼夜温差让茶多酚缓慢积累,火山灰土壤赋予独特矿物质感,充沛的雨水滋养出肥厚芽叶。肯尼亚不过百年茶史。殖民时期带来的茶树,在独立后迎来蜕变——政府推行“百万茶园计划”,将小农经济转化为现代化产业,使肯尼亚跃升为全球第三大茶叶出口国。

当东方茶文化邂逅非洲高原,一场跨越洲际的味觉对话悄然展开。福建茶商带来的乌龙茶摇青技艺,让肯尼亚红碎茶有了新形态;武夷岩茶的炭焙工艺,赋予高原茶叶更深沉的木质香。在蒙巴萨老城区的茶馆里,当地茶客开始用盖碗冲泡,尽管手法略显生疏,却在“刮沫”“关公巡城”的仪式中,触摸到东方茶道的温度。福建茶文化正在成为中非友谊交流交往的媒介。据我茶界的朋友介绍,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近十几年来,福建茶商已将制茶技艺带到肯尼亚,种茶、制茶、引进行业标准带动当地茶农致富,给非洲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带来了新的生机。更为可喜的是,福建人的工夫茶泡茶艺术,也正在改变肯尼亚人只喝茶包的习惯。

在我们下榻的酒店,配有一款Kericbo Gold茶包,背面明确配料:肯尼亚红茶,无添加剂,全天然。还将泡茶步骤用图案方式一一提示。肯尼亚国民喝茶比喝咖啡多,这跟早年受英国殖民历史有关。肯尼亚饮食以肉类为主,佐以肯尼亚红茶,具有很好的消食、解腻功效。以至于在旅游后面几天,每当我坐上餐桌,服务生上前询问:“Coffee or tea?”我都会答“tea”。

彼时,我才开始从感官上细细体验:既有视觉之悦,茶汤呈透亮的橘红色或红褐色,如东非落日般赤烈,纯澈的汤色彰显其高茶黄素含量;又有嗅觉之魅,饮前先闻香,有花果香与蜜香交织,还略带烟熏气息,这与闽北烟熏红茶相仿又有所不同;还有味觉之韵,入口醇厚饱满,初始的微苦迅速转化为甘甜,韵味悠长,若是再搭配甜点,则平衡味蕾,恰到好处。肯尼亚红茶独特的“赤道风味”,既延续了英式下午茶的优雅,又浸润着非洲大地的野性。

归国时,我将Kericbo Gold茶包收进行囊。回到家中,不时拿出冲泡品尝。当沸水冲开茶包的瞬间,红褐色茶汤氤氲起高原阳光的气息。这杯跨越赤道的醇香,不仅是地理的馈赠,更是文明对话的结晶——当福建乌龙茶的清香遇上肯尼亚红茶的浓烈,当东方的慢饮哲学碰撞非洲的奔放性格,最终在茶汤里达成完美融合。

来源:福建日报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