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海澄城隍寿诞,来自两岸的信众有10多万人。”近日,龙海市海澄城隍庙管委会主任施水道说,去年年底举办的城隍庙会,吸引两岸信众10多万人共祭城隍,从明代保留至今的海澄城隍文化,让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再度热络。
台湾的城隍文化来自大陆。施水道介绍,台湾霞海城隍庙是私祀城隍庙,1821年由海澄先民渡台建成,香火也是从海澄城隍庙分灵到台湾。在台湾,城隍庙有上百座,大多是闽南地区城隍庙的分灵。岛内信仰城隍文化的民众多达数百万人。
作为祖庙的海澄城隍庙历经风雨,至今仍保留着当初“古早”韵味。
海澄城隍庙供奉的城隍爷为西汉御史周苛,该庙位于龙海市海澄镇。庙宇坐北朝南,三进三殿。第一殿供奉范、谢将军,即黑白无常,门梁上悬挂“威灵公”匾额;二殿为正殿,堂上挂有“明镜高悬”大匾;三殿为佛堂。此外,庙宇形制规模宏大,建筑艺术精美别致。海澄城隍庙历经多次修缮,现占地面积约9900平方米,主体建筑基本保留历史格局,与附近的晏海楼和文庙相互呼应,更显气势恢宏。
明嘉靖年间始建的海澄城隍庙,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目前,海澄城隍庙被列为涉台文物庙宇名录。
2010年9月,受台湾城隍庙联谊会委托,该联谊会副秘书长苏荣守来大陆考察城隍庙文化,希望增进两岸城隍文化交流。其间,苏荣守到访厦门城隍庙,施水道获知消息赶到厦门和苏荣守见面交流,并邀请台湾城隍庙联谊会组团参加海澄城隍庙文化祭活动。施水道说,由于大家第一次见面,心里挺忐忑的,没想到苏荣守爽快地答应了。
近年来,海澄城隍庙积极增进与岛内城隍庙之间的文化交流,而台湾霞海城隍庙也在苦苦寻访大陆城隍祖庙。上世纪80年代,台湾霞海城隍庙管理人陈文文开始在大陆寻访祖庙,一直未能找到真正的溯源祖庙。2010年10月,台湾城隍庙联谊会组团参加了海澄城隍庙文化祭活动,陈文文也应邀参加。在仔细探访了海澄城隍庙后,最终确定海澄城隍庙为台湾霞海城隍庙的祖庙。
2010年11月,海澄城隍庙举办“城隍爷出宫巡游”活动,台湾城隍庙联谊会及我省各地的城隍庙代表应邀前来参加;次年10月,首届两岸城隍共祭盛典在海澄城隍庙举行,台湾各地六尊城隍爷神像同时回乡“探亲”,参加“闽台城隍爷大团聚”、两岸祭拜大典和巡游活动。从2010年来至今,海澄城隍庙接待台湾信众共33个团组、945人次,多次应邀赴金门、台湾本岛参加活动。城隍文化搭起了两岸民间交流这台大戏,并日渐进入常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