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农业

长春农博会酿商机:休闲农业或成两岸合作新内容

日期:2013-08-24 20:26:25 字体大小:

    田园特色美食文化游、园艺舒压、香草花卉芳香疗、银发养生游、以及针对海外背包客的“机票+农场”便利行。这些台湾岛内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项目,可能成为两岸合作的新内容。

  “台湾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各具优势,现在很多台湾企业非常迫切想要与大陆企业合作,农业休闲产业是很好的开发项目之一。”台湾品牌农业推广协会、台湾生态教育农园协会理事长张玉成在长春说。

  第十二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简称长春农博会)正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长春市举行。博览会期间召开了海峡两岸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两岸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如何推动海峡两岸民营企业发展事宜。

  休闲农业是与会者关注的话题之一,张玉成更是向当地政府和企业界人士推广成熟的农业休闲合作构思。

  “可以选择两三家主题鲜明、特色突出、交通便利、设施配套、示范带动效果好的乡村旅游点,与台湾企业或者机构合作,先行建设‘吉台乡村旅游合作示范基地’。”张玉成说。

  在今年7月,江西省还举办了“首届赣台休闲农业发展研讨会”。

  江西省农业厅副厅长刘光华在会上说:“江西的休闲农业与台湾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阶段交错,互补性明显,江西需借鉴台湾的先进经验,台湾也需开发江西的广阔市场,双方可以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目前,台湾已成为中国东南部省份江西农产品十大出口市场之一,江西省在 “赣台农业合作实验区”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在考虑与台湾进行休闲农业合作。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亲近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增大。乡村旅游有着轻松、自然、生态、环保、健康等一系列特性,且总体消费偏低等,市场潜力很大。”吉林省旅游局副局长高飞说。

  高飞认为,乡村旅游依托当地生态环境、农耕文化、产品特色和民风民俗,符合旅游业的发展潮流,具有十分广阔的现实和潜在的市场需求。

  作为农业大省,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吉林省农村地域广阔,东西部不同的生态资源、生活习惯、耕作特点、民族风格、历史文化,造就了该省农村成为旅游资源的富集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吉林省乡村旅游吸纳就业30万人以上,各类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已超过1000家,全年接待人数超过500万人次。

  近年来,中国大陆很多省份都非常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在不少开展乡村旅游的地方,农户收入都要高于当地平均水平,日子也过得一年比一年红火。

  “我们村的乡村旅游越来越火,我开饭店赚的钱也越来越多。日子好过了,我还换了一台新车。”吉林省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蒙古艾里乡妙音寺村“黄老四饭店”的店主赵昌说。

  虽然高速发展,但大陆地区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仍存在发展模式单一、经营方式粗放等问题。而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较为精细,甚至针对背包客、银发族、年轻女性等细分群体开发项目。

  为此,一些大陆地区的城市已经开始开展与台湾的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合作。专家认为,规模化、精细化、休闲化应该是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

  今年6月底,温州市与台商签订了台一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海城生态农业园区、平阳县仙池休闲观光农业园、乐清塘北农业生态休闲度假区等5个项目,共计合同利用台资1130万美元。

  此外,拥有优质粮食、畜牧、绿色食品、农产品加工、山特产品开发等产业优势的东北省份黑龙江也在借鉴“台湾模式”,在发展科技大农、精致小农的基础上,开发休闲精致农业、养生有机农业、旅游生态农业。

  台湾大学经济学博士邱毅在长春农博会期间举办的民营经济论坛上表示,目前大陆经济发展正处于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时期,台湾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据介绍,目前“宝岛”台湾的177家登记休闲农场、18处森林游乐区和77处渔港等每年吸引游客近1600万人次,创造产值数十亿元人民币。

  来自中国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人次达到7.2亿,年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全国共有8.5万个村庄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户超过170万家。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