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召开后,市台办及时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市台办主任林建春表示,全市台办系统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深入思考和梳理对台工作,发挥泉州对台“五缘”优势,主动作为,推动泉台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
注重亲情交流
增强祖地认同感
“嫁到对岸的围头新娘,在娘家蒸好年糕,送到金门还热乎着!泉台的地缘近、血缘亲可见一斑。”林建春说,44.8%的台湾汉族同胞祖籍泉州,两地180多处地名相同,近80%的台湾宫庙从泉州分灵。台胞到泉州来,文化亲切,乡音入耳,一种仍在故乡、都是“阮厝人”之感油然而生。就像今年海峡论坛上台湾大岞村村长张细山所言:“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祖先从大陆来!我是泉州人!我是大岞人!我们都是一家人!”
因此,下阶段我市对台工作将更加注重亲情交流,从三方面增强台胞祖地认同感:加强宗亲交流,在7月成功举办首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基础上,开展泉台重点姓氏宗亲赴台交流;加强宗教交流,办好国际·南安凤山文化旅游节和安溪清水祖师文化节;开展小型团组和乡镇对接交流,今年将组织20个小型团组、10个乡镇赴台,首次开展泉台同名村对接交流。
文化深入对话
放大世界闽南文化节效应
今年,泉州成功举办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如何放大后续效应,延烧泉台文化交流热潮?
“我们将推动《刺桐花开》电视系列节目入岛展播,向台湾民众打开一扇全面展示泉州的窗口!”林建春介绍,节目将以泉台民俗、文化、宗教、经贸为主题,近期开拍。此外,将邀请《台湾导报》等台媒来泉报道;推动木偶、南音学校和民间艺术团体入岛交流;加强与台湾高校和闽南文化、郑成功文化等研究机构联络合作;提升完善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打造成台胞来泉参观考察新看点;继续办好郑成功文化节、闽台对渡文化节等活动;创新泉台教育交流合作,邀请台湾青少年来泉参加夏令营、冬令营,举办“闽台1+1住家式”小学生交流。
加强经贸合作
促泉州经济创新转型
如何呼应市委全会提出的“致力突破三大战略重点”要求,深化泉台经贸合作?
林建春说,合作重点将锁定现代服务业:以泉州成为国家级“金改区”为契机,力争两岸金融合作取得突破,将吸引台湾金融机构来泉设立分支,投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加快设立“全牌照”合资证券公司;抓紧落实《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突出在闽先行试点的15项内容及对应我市产业基础、优势和需求的领域;重点做好对台电子商务试点工作;争取引进台湾医疗、养老、残疾人福利等机构。
此外,我市将强化对台招商引资,认真筹备“9·7”农订会、“9·8” 投洽会和侨洽会,组织泉州台商投资区赴台推介;扩大对台农业合作,重点支持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和省对台引种创新基地建设,推进永春闽台农业合作推广示范县建设;做大直接“三通”,做大泉金客运航线,争取8月底前开通泉州晋江机场至台湾高雄包机,借泉州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启动之机,开展“万名泉州居民游台湾”活动;着力服务台胞台商,优化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