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农业

苏台合作:金融服务业和精致农业将是重头戏

日期:2013-06-09 11:47:25 字体大小:

  “苏台交流合作的最佳状态,就是携手共创民族品牌,去国外拓展市场去,在两岸合作的过程当中走向全球化”,江苏省台办主任王荣平近日在接受两岸媒体联合专访表示,江苏要充分发挥本土的产业基础等优势,加快建设台资产业集聚、台企创新发展、台商投资环境和两岸交流交往 “四个新高地”,其中金融服务业和精致农业将成为苏台合作的重头戏新亮点。

 大学生村官成推动精致农业生力军

据了解,截至今年4月底,江苏省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达2.4万多个,实际到账台资超过610亿美元,占大陆总量的1/3强,台湾百强企业70%以上在江苏投资。据了解,江苏台企的分布情况,从苏南苏中苏北延伸下去,分别占比60%、25%以及15%。“不过目前发生了一个可喜的变化,那便是近几年,台资利用增长的比例,苏北超过了苏南,”王荣平告诉记者,产业布局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江苏已然是内地与台湾在经贸合作的第一大省,王荣平指出,“今后江苏与台湾加强经贸合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招商引资,更要注重产业合作,台湾也存在着市场容量、资源和环境有限等问题,在此前提下,两岸在经贸交流的时候要做到企业合作,继而寻求经济合作”。  

要建设台资产业集聚新高地,如何做到产业机构之“新”,王荣平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在传统产业上继续加强合作,同时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建设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两岸合作上的新高地。早期过来的台资,传统产业多一点,江苏有两个明显的产业带,一个是沿沪宁线形成的IT产业链,还有一个是沿江形成的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带。“传统产业做好了,仍然是朝阳产业”,王荣平的话掷地有声。 

“金融服务业将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头戏、新亮点”,王荣平提供了一个背景,截至目前,到江苏来的台湾金融机构已经达到20家,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租赁公司等,其中租赁公司在江苏特别火,没有一家不赚钱的。“金融是经济的命脉,台湾的金融机构有优势,尤其在中小企业服务方面,同时在金融产品的开发、金融人才的培训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无论是江苏还是台湾都要抓住这波机会”。  

在现代服务业中,王荣平还特别看好精致农业,“江苏是农业大省,台湾在精致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以及休闲农业有很多的独到之处,两岸之间交流的空间很大。江苏有数万名的大学生村官,年轻学历高,而且驻扎在农村第一线,江苏从去年开始就有计划地有组织地送他们去台湾研修,这将是一支推动两岸精致农业合作的生力军。 

帮助台企转型升级做到一企一策 

“早晨起床戴上海昌隐形眼镜,早餐喝旺旺牛奶,吃元祖或者是克里斯汀的蛋糕,穿着达芙妮的鞋去骑着捷安特的车去上班,上班配的是宏基电脑,用的是HTC手机,加班了再来一碗康师傅方便面,回家做饭用的是樱花厨具”,王荣平笑称在江苏的台企可以拍成一部一个人工作和生活的微电影,“过去台资企业给外界的印象是代工企业比较多,现在越来越多的台企在江苏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苏南有一家台企研发机构的人数超过了1500人”。  

王荣平指出,台企自身在做转型升级的努力,江苏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一系列政策助他们一臂之力,除了鼓励台资企业建设自己的研发平台之外,再来便是通过配套政策帮助和服务台企申报自主知识产权,更重要是的鼓励重大科技研究成果能够在江苏本地转化和消化,鼓励苏台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创建自己的品牌,乃至于世界级的品牌,从苏台合作延伸出去,开拓海外市场,走向全球化。 

王荣平透露,省台办接下来将会同有关部门,归纳梳理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省名牌产品申报、省专利实施计划项目和资金等二十多项具体的政策专项并汇编成册,下发给各地台办、台协会和部分台资企业,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支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做到一企一策,通过个性化的服务和对策,帮助台企实现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台企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两岸交流最终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软环境一直是投资方最看重的一个评断标准,王荣平指出,江苏在优化投资软环境,加快建设台商投资环境新高地方面不能流于空话,“不光是政策,首先是服务,要做到办事效率高,服务最好,帮助台企降低生产成本”。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