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是怎么摆摊卖农产品的?
地摊经济只属于低级经济、活命经济吗?错!地摊经济是正常经营类型,在发达国家非常常见。今天,就让我们带大家看看发达国家的地摊经济、市集经济。
1、英国博罗市场,拥有一千多年历史
初建于13世纪的博罗市场(Borough Market),作为伦敦的一张美食名片,不仅是吃货们心水的美食市场,更是无数名厨推崇的原材料市场。
博罗市场售卖的种类丰富到无法想象,从不同品种的有机蔬果、当场即食的生蚝、手工奶酪、传统熟食到鸵鸟蛋、山鸡肉等让人咋舌称奇的食材应有尽有。蔬果、面包、奶酪、生肉、鲜鱼、熟食、饮料等无所不包,价格并不低。
博罗市场应该是伦敦最古老的果菜批发市场,拥有一千多年历史!它于13世纪正式落成,其历史可追溯到11世纪,那时仅是伦敦塔桥附近进行谷物、鱼类、蔬菜和牲畜交易的市场,随后才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要说博罗市场是“英国顶级生鲜美食市集”也一点儿不为过。这里拥有千余个摊位和特色商铺,商家经营的食品多数是自种、直养或自制的,并有资深的食品专家为食物的品质和来源把关。
据了解,博罗市场还会不定期举行各种活动,每次都有顶级的厨师来参与。这里不仅仅是吃货的天堂,还是主妇们精进厨艺的胜地呀。
2、法国哈斯拜有机农作物市集,最多名人出没
每周日上午9点至下午1点半,谢尔什-米迪路和雷恩路之间的拉斯帕伊大道(Boulevard Raspail)上弥漫着煎洋葱的浓郁香味。那是洋葱煎饼的味道,饼里有洋葱丝、土豆丝和奶酪,出自哈斯拜有机农作物市集(Marché Biologique Raspail)数十个摊位之一。20多年来,这个有机农作物市场一直是附近居民的挚爱。
哈斯拜农作物市集售卖的多是有机农产品,质量一流,新鲜美味,但种植成本高,价格也确实比一般市集贵。据说这里是最多巴黎名人出没的市集,连老牌女星凯瑟琳·丹妮芙也来这儿采购。
这个市集并不大,摆在林荫大道中央的人行道上,不过一百多公尺。两排摊子面面相对,中间留有过道,川流不息的人群自有秩序,大伙都不慌不忙,一摊摊地逛,这里买半公斤樱桃、一盒有机土鸡蛋,那里沽两条干香肠或一块现切现卖的农场牛油。
3、德国慕尼黑谷物市场,节假日的生活休闲消费区
谷物市场是慕尼黑市中心最大的生鲜食品市场,也是节假日人气最旺的生活休闲消费区,欧洲最受欢迎的生鲜用品市场之一。
这个食品和工艺市场兴盛于1807年,市场里出售成束的鲜花、堆积如山的瓜果蔬菜、香草、奶酪、香肠和鲜鱼。
2019年神农研习社首次欧洲游学活动,于11月2日下午考察了慕尼黑谷物市场。本次欧洲游学由神农岛首席顾问、福来咨询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农发所品牌农业课题组组长娄向鹏带队,近20位企业家、学者参加,10天9夜考察了欧洲农业发达的德国、瑞士、法国三个国家,深度走访了11个经典项目。
4、美国波特兰农贸市场,大学里的集市
波特兰农贸市场(Portland Farmers Market)位于波特兰州立大学的校园中,因当地种植的有机农产品以及肉类、鱼类和其他自制产品而深受大家喜爱。
该周六市场始于1992年,最初只有13家商贩,旨在在批量生产的食物之外,为波特兰市民提供另一种美食选择。现今这里已有200余家流动商铺。
除了食品之外,市场还有其他设施供你游览。有烹饪班、儿童烹饪班、儿童游乐区和本地乐队带来的现场音乐表演,热闹融洽的市场区俨然已成为一个社区中心。
5、日本Farmer's Market at UNU,都市中心的农夫市集
日本向来很注重饮食生活,近年来推广健康饮食的活动也越来越常见。
在喧闹的都市中心,位于表参道的青山学院大学与国际连合大学之间就有一个每周末定期举办的市集——青山Farmer's Market at UNU。
青山Farmer's Market的中心理念是“优质生活从优质饮食开始”,负责经营的是一群自称“男子野菜部”的三名80后男生。
每逢周六日,在东京表参道的UNU(国连大学)的广场上,约80家农家,以及贩卖新鲜食材的加工品的卖家与厨车汇集于此。
青山Farmer's Market不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特别市集,像是日本酒市集、面包祭、冲绳特展等各种活动。除了一般的消费者以外,餐厅的厨师、知名料理家、美食家们都会前往这里。
这个日本农夫市集甚至出了名为《NORAH》的季刊杂志,可见其规模和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