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农业

乘合福高铁 拜临水祖庙游朝圣之旅 许祈福之愿

日期:2015-06-09 14:52:24 字体大小:

做强陈靖姑文化品牌 提升闽都文化影响力

    热烈祝贺第七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在古田县临水宫祖庙隆重举行

 每年6月,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都在古田临水宫祖庙举行,成为连接两岸民众情感的桥梁。 杜新华 摄 

 陈靖姑文化是宁德市古田县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是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近年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靖姑文化”发祥地的古田县,努力保护和做大做强陈靖姑信俗文化的品牌,全力打造世界陈靖姑信俗文化中心,丰富和提升闽都文化影响力。并借助海峡论坛的平台,多次举办陈靖姑文化节,以陈靖姑文化为纽带,提升陈靖姑文化在两岸间的积极影响,以文化交流凝聚民族共识、维系民族情感、增进同胞情谊、促进两岸文化交流,进而深化两岸合作与对接,推进“六新大宁德”建设,开创了两岸交流合作的新局面。

 临水夫人陈靖姑被誉为“救产、护胎、佑民”的“妇女儿童保护神”,是福建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女神之一。据统计,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临水宫分宫分庙有4000余座,信众达8000余万人。而且历经近千年传承,古田临水宫祖庙的请香接火仪俗已成为闽都文化的重要内容,以及世界各地华人社区颇具影响的世界文化现象,广大民众对临水夫人陈靖姑的崇敬已经上升为一种信仰习俗和独特的优秀民俗文化,这种民俗文化蕴含着深刻的思想、道德、伦理、信仰价值,涵盖了民间信仰、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地信众通过为临水夫人陈靖姑庆祝生诞和从祖宫请香接火等仪俗,弘扬临水夫人陈靖姑抑恶扬善、扶正驱邪及为民献身的精神,促进乡土和谐文明风尚的形成;古田临水宫作为全世界陈靖姑文化的发祥地和海内外临水分宫分庙之祖庙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

 陈靖姑信仰从古田临水宫祖庙传入台湾始于明朝宣德年间。自唐朝开始,就有台湾香客到古田临水宫进香;清乾隆年间,名人甘国宝挂帅台湾总兵后,促进了闽台交往更加密切,有更多的台湾香客来到古田进香朝拜。目前,在台湾岛内,主祀陈靖姑的宫庙有400多座,配祀寺庙3000多座,信众近千万人。在台湾广大信众的心中,古田临水宫祖庙是所有临水分宫分庙的本源,他们来大陆追根寻源、认祖归宗,正是为了取得一种身份认同、文化认同,进一步见证了两岸一家亲,同时也体现了闽都文化的深邃内涵以及两岸文化的历史渊源。

 2013年7月,澳门临水宫值理会从陈靖姑祖庙——宁德古田临水宫迎回11尊神明金身,澳门地区广大信众欢呼雀跃,并以此为契机,举行了盛大的陈靖姑金身绕境巡游澳门和首届澳门陈靖姑民俗文化节活动。2014年,先后有来自法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北京、上海、浙江、湖南、广东、福建、江西、台港澳等地区的三十余万信众、游客、学者来到古田临水宫祖庙分灵、请香、接火、朝拜、观光和开展学术研究。

 近年来,古田临水宫祖庙致力于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即世界陈靖姑信俗文化中心、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和海西文化旅游重要基地,在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和建设“中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大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与此同时还充分发挥陈靖姑信俗文化的桥梁纽带作用,更紧密、更深入地推动对台交往和经贸协作,并以举办“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了两岸文化交流与联系,在“两岸同源,根脉相连”的主题下,增进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使两地陈靖姑文化交流呈现出起步早、人数多、交流广、成效高的新景象。同时于1993年、1994年、2002年先后三次举办陈靖姑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举办陈靖姑文化旅游节,于2009年和2014年先后两次举办“福建宁德古田临水宫祖庙顺天圣母陈靖姑金身巡游台湾活动”,充分展示了陈靖姑民俗文化在促进两岸民间文化交流、服务海西建设与祖国和平统一的独特作用。尤其是通过连续举办第三至六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两岸同胞相聚祖庙、同台交流、同心祈福,增进了文化认同,密切了同胞情谊,深化了经贸合作,促进了共同发展,展示了闽都文化的深刻内涵与魅力,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合福高铁将于7月1日正式开通,这条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铁旅游线”沿线有不少的旅游景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靖姑文化的发祥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旅游观光朝圣祈福胜地古田临水宫祖庙就坐落在这条黄金旅游线上。

 广大游客香客们搭乘飞速奔驰的合福高铁,在“古田北站”下车,就可以顺利抵达有着千年历史的临水宫祖庙,领略雄伟壮观的唐代建筑群,朝拜造福人间的“妇女儿童保护神”,完成一回圆满的朝圣之旅,许下一通阖家平安的祈福之愿,感受一番闽都文化的深邃内涵与特殊魅力。

 据了解,游客从福州乘坐合福高铁到古田北站仅需18分钟,从上海到古田北站也仅需4个小时,从其他地点到古田基本上都在1-2小时的旅游圈内。

 古田临水宫祖庙始建于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是我国礼祀道教“三奶”之一的陈靖姑女神之祖庙,也是闽地道教的发祥地之一。据明弘治三年《八闽通志》、明万历版及清乾隆版《古田县志》和《临水宫志》记载,陈靖姑生于唐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平时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崇尚慈爱。18岁时嫁给古田人刘杞为妻,24岁时(即公元790年),她面对福建大地所遭遇的大旱灾情,不顾自己有孕在身,毅然为民祈雨,终于促成天降甘霖造福万民,但也因此劳瘁而殒身。百姓为感谢她,在其殉身成道处建庙纪念,并将其肉身塑造为神像供奉。陈靖姑得道后,仍然孜孜不倦地护佑着广大百姓,特别是在保护妇女儿童方面做了许多善事,广大群众感其恩德而传颂她、崇祀她,尊她为“救产、护胎、佑民”的女神。历代帝王也为她的事迹所感动,给予许多封号,如南宋理宗皇帝追封她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赐临水宫为“顺懿庙”;雍正七年(1727年)封其为“天仙圣母”;道光年间(1821–1850年)被封为“太后”;咸丰年间(1851–1861年)又被加封为“顺天圣母”。2008年6月发祥于古田临水宫祖庙的“陈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田临水宫始建筑群落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飞龙簇拥、古色古香,唐代建筑风味浓厚。全宫分前后左右四个部分,前殿临南墙设两重仪门,院内存有古戏台、钟鼓楼、拜亭和正厅,以精雕细刻的廊柱、雕梁、画梁、斗拱扶摇而上,形成大小藻井。正厅中间供奉着以陈靖姑真身所塑造的神像,左殿是太保殿,右殿有三十六宫婆像,后殿由陈母葛夫人殿、梳妆台、三清宫组成。

 古田临水宫祖庙是福建省境内少见的整体风格保持完整、整体风貌协调一致的宫庙古建筑群,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及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临水宫周围还散存着与陈靖姑身世传说相关的百花桥、梳妆桥、顺天府宫、夫人潭等十多处遗迹,是人们采幽访古、游览观光的胜地。近年来,古田临水宫祖庙先后获得了福建省对台文化交流基地、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等称号;2013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田县是千年古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广大游客在参观朝拜临水宫后,还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可供选择。如名闻遐迩“八闽第一湖”翠屏湖,“千年古刹”极乐寺,有“南国草原,瑞士风光”美称的白溪草场、高岗草场以及朱熹当年讲学过的蓝田书院,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地下式水力发电厂等。此外,古田乡土特色浓郁,美味佳肴和土特产都令人叹为观止。古田食用菌美食誉满中华,煲、炒、炖、煮均为美味;水蜜桃、油柰、脐橙、无核柿、芙蓉李等水果鲜美欲滴;芋头面、芋饺、蛋燕、烧麦、葱肉饼、米烧兔、盒面、鱼汤、酸辣目鱼汤等令人口齿留香;有机鱼、四季竹笋、青草汤等名扬四方,曾吸引了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