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农业

从种果剪枝到垂钓养生

日期:2015-02-05 14:32:31 字体大小:

冬天的广崧农场,不及其他季节那么鲜艳夺目。走在农场内的水边走道上,看到旁边果林里忙于嫁接、清洁等工作的几位工人,他们与这“农场主”秦广政一样,正努力改造这片传统的水果种植农场。

 秦广政出生于台湾新北市,从小家里的一小片土地,给予了他最初的农场情结:种花、种果、种菜。

 1999年,秦广政来到福建,在惠安县黄塘镇碧岭村承包了一片千余亩的土地,开始了他真正的农场之路。只不过,当时的农场,还只有单纯的水果种植与销售。“当时还没有休闲农场这个概念,所以我就种些台湾水果,像芒果、莲雾、番石榴等等。”

 这水果,一种就是十几年。十几年来,秦广政看着自己农场里的水果一天天长大、成熟、出售,也见证了大陆经济的发展。

 每次回台湾,秦广政都不忘去台湾大大小小的农场参观学习。见休闲农场在台湾颇受欢迎,秦广政怦然心动。“以前可能受制于经济条件,现在大陆经济发展得这么好,很多家庭对生活休闲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像采摘水果啦、吃饭啦,大家都很喜欢。”秦广政说。在当地农办的支持下,秦广政开始改造自己的农场。

 从传统农场到休闲农场的转变,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如何改造?这是秦广政首先思考的问题。

 “台湾的休闲农场,都是利用现有的资源改造、建设的。”秦广政说,像三义农场,就是建在一座废弃的火车站里,利用火车站的资源,开发出了很多工业类手工娱乐项目,又比如清境农场,利用高山现有的自然资源和穿插而过的横贯线公路,打造出独有的高寒带农场味道。

 于是,秦广政想到了自己农场里的一汪泉水。泉水从山上流下,在农场的一条低洼沟地里形成 一个天然水库。他将改造的重点放在了水库上。“首先要将沟底修平,然后要砌好拦水坝,修好环水库散步走道,走道两旁边种上白喜草、樱花等植物,水边还要搭建垂钓台、水上高尔夫练习场、提供养生餐,让游客在这里放松身心,加上我之前种的果树,半年后我的休闲农场就可以开张了,到时候,我还会往水库里放上天鹅、鸳鸯等供人观赏。”秦广政说。

 虽然广崧农场从“传统”到“休闲”的转变之路还在继续,但已开始吸引一些游客来这里游玩。“其实,也不是我刻意要将它变成休闲农场。因为,近几年来,陆续都有游客过来想要自己采摘水果,只是我这里的餐厅、娱乐等其他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因此还留不住人。相信等这些都配齐了,游客都愿意留在这里了,一待就是一整天。”对于将来的休闲农场,秦广政充满信心。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