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商二代大陆接班的问题,备受关注。据一家有影响力的台媒调查,愿意到大陆接父辈的班的“台二代”很少,他们一般想按照 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愿意接班的,是个别。
然而,在永福,记者却看到,已有60%以上的台商农民二代选择了接班。
永福与台湾阿里山有相似的地理环境,上世纪末以来,一拨拨台商农民陆续到此种植高山茶,迄今已有60多家台资企业入驻漳平台农创业园,种植茶叶面积是台湾高海拔茶园总量的近4/5,是大陆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基地。2008年,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被列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台二代”的到来,给永福的台企注入了不少新鲜血液。
为了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永福的台商农民们借鉴台湾合作社模式,成立了闽台缘高山茶产销专业合作社,统一使用“永福高山茶”品牌,抱团打拼,效果显著。
当这些台商农民在永福种茶获得成功后,便深深地扎根在永福。跟随而来的“台二代”,也崭露头角,协助或接手父辈的产业,并带来新的经营理念。
“父辈们的想法相对比较传统,接受新事物比较慢。”在网络时代长大的林俊男对电子商务十分看好,希望利用互联网进行茶叶销售,而父亲则坚持传统的“一对一”销售方式,最终父亲妥协了,两种销售渠道并进。
“这些‘台二代’继承父业,成为种茶的行家里手,是真正的新型职业农民。”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区党工委书记马水清说,在永福的“台二代” 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技术、有文凭、有知识,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
未来谁来从事农业?“台二代”的选择或许就是一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