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拉开大幕,系列专题论坛于10月30日、31日精彩上演,包括国际菌草产业发展论坛、海峡两岸生命科学发展论坛、海峡质量文化建设论坛等。
这些论坛海峡特色凸显,彰显了本届科协年会举办地——福建独特的“五缘”优势。来自海峡两岸的科技工作者的深入交流、思想碰撞,并将启迪智慧,启发思维,为福建的跨越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台味”更浓 交流更深
本届年会因在独具对台优势的福建举办,“台味”浓厚。为加强两岸交流,年会鼓励全国学会与台湾有关科技组织共同组织学术交流分会场,鼓励其他分会场邀请台湾专家参加。据不完全统计,参加本届年会的台湾专家近300人,为历届之最。
10月30日举行的海峡两岸生命科学发展论坛,汇聚了两岸生命科学领域的精英人士,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陈可冀、谢联辉、谢华安,以及台湾“中研院”院士陈仲瑄等。论坛主办方之一福建省农科院负责人介绍,共有近百位台湾专家莅临,其中包括台湾大学、台北医学大学等在内的大学校长(副校长)就来了10多位,这在历次中国科协年会举办的论坛中都是不多见的。
台湾大学农化系及生命科学系教授王明光,1946年出生在福州,3岁时随父亲去台。近年来,因多次获邀参加大陆的学术会议或与大陆科研院校展开合作,他多次返乡,亲身感受了闽台两地来往的便捷。“以前,都要在香港等地转机,至少要六七个小时,这次从台北直飞福州只要一个小时。”他认为,随着两岸关系的积极发展,独具优势的福建与台湾的交流合作将更加密切。目前,他已与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展开了科研合作,并在德化等地开展了生物多样性研究。
海峡质量文化建设论坛也吸引了两岸40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国务院参事、北京理工大学郎志正教授,中华台北品质学会前理事长王治翰博士,两岸交流委员会主任委员蔡耀宗等,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共建海峡质量文化”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共谋发展 共创双赢
优势互补,共创双赢,这是参加论坛的两岸人士的共识。他们认为,两岸在生物科学研究、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质量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应该携起手来,共谋发展。
参加海峡两岸生命科学发展论坛的专家认为,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已成为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研究开发重点,成为国际科技竞争乃至经济安全的重点。最近,国务院确定了生物科技等7个产业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
台湾岛内生物技术产业经过近20年的累积发展,已进入成长期,正在大力实施“生医科技岛”计划,但是台湾市场狭小、资源有限,难以形成产业规模。这为两岸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的合作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
台湾台北医学大学董事、海基会前董事长洪奇昌说,这次论坛为深化两岸生命科学交流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相信通过两岸生命科学工作者的交流,能够增进了解,促进合作,共同提升两岸生命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为拓展合作,论坛上两岸还签约了一批项目,包括福建省农科院与台南科技大学、台湾中国医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的“农业应用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药材资源研究”、“农业生态研究网络建设”等。
海峡两岸400多人参加的海峡质量文化建设论坛,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共建海峡质量文化”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国质量协会副秘书长焦根强认为,海峡两岸的企业都深受中华民族文化的浸润和影响,具有各自的历史特点和比较优势,加深交流沟通,分享最佳实践,探讨面临的问题,非常必要。
中华台北品质协会前理事长王治翰博士也认为,未来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品质是国际竞争的关键,而品质文化是竞争的核心。海峡两岸同源同祖,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应携起手来,相互学习,加强两岸品质交流,再一次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荣耀。
“品质协会设立的两岸交流委员会的宗旨就是结合两岸品质人的智慧,共同创造世界级的品质典范。”他说。
两岸智慧 共造家园
“为举办地服务”是本届年会的宗旨之一。福建正在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在10月31日举行的低碳·智慧平潭岛建设与发展论坛,海西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平潭的开发开放,引发两岸百余名院士、专家学者的热议。
“低碳智慧发展,是平潭实验区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认为,低碳智慧开发是现代实验区开发的基本方式及发展趋势。平潭岛应顺应低碳智慧发展要求,立足海岛资源特征,将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供应方式。同时,加强污水处理利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及智能化管理,把平潭岛打造成低碳智慧的综合实验区。
来自台湾的资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事业发展部资深经理邱林盛认为,要集合两岸智慧,将平潭打造成两岸共同家园。他告诉记者,通过成功竞标,具备30年的规划顾问经验的资拓公司成为平潭“科技智慧岛”方案的编制和规划方,“我们为平潭智慧岛制定的系列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开展,规划方案即将于明年初出台。”他说。
邱林盛透露,制订方案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增进两岸交流与合作。台湾专家在规划中将突出先行先试,利用台湾城市发展规划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平潭“智慧岛”规划,在基础设施和生态旅游等方面都突出“台味”,让台湾人到平潭感觉像回家,最终将平潭岛打造成两岸共同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