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东山岛,细雨蒙蒙,透着些许寒意,漳州市东山县谷文昌纪念馆内却热潮涌动,来自漳州市各乡镇(街道)的144名新录用公务员正在此参观学习。
馆长张冬玲告诉记者,纪念馆以系统阐释“四有干部”时代内涵为主线,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讲解词中。2024年,纪念馆累计接待参观者超18万人次,同比增长21.78%。
目前,谷文昌纪念馆正推进沉浸式情景数字馆建设,拟增设VR、AI等新技术,策划推出红色研学产品,开发周边文创产品,不断讲好谷文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生动故事。
先驱者的思想富矿是否暗藏发展密码?历史经验能否转化为治理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近日,东山县成立工作专班,由中国档案学会会员、漳州市党史和地方志专家库入库专家汪启喜领衔,联合档案、党史、地方志等多领域工作人员,深入县委办公室、县档案馆、县委史志研究室等资料保存“矿区”,从1950年至1964年间所有涉及谷文昌的档案资源入手,特别是深挖细采谷文昌的讲话文稿和署名文章,对海量档案卷宗展开地毯式查阅。
“以前,谷文昌事迹研究长期依赖故事传颂、口述史料和二手文献等间接资料,这次我们专注于原始档案挖掘,做到原汁原味精细研读。”汪启喜介绍说。研究人员对海量档案卷宗展开系统扫描,逐页甄别筛选。此外,他们还“线上+线下”双轨并进,通过旧书网等平台追踪散佚文献,成功抢救珍稀报刊史料,与档案馆资料互为补充。
经过4个月的努力,研究人员从2517份档案资料中发掘出谷文昌讲话稿、署名文章等原始文献上百篇,其中绝大多数为首次面世,构建起迄今最丰富的谷文昌事迹研究原始档案资料库。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