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年俗里 灯火中

日期:2025-02-14 10:11:22 字体大小:

2月12日,连城县罗坊乡上演国家级非遗“走古事”民俗,“走古事”的队伍在河中竞逐狂奔。章宸睿 摄

2月11日,长汀县童坊镇举行“闹春田”民俗活动,村民在泥田里奔跑、角力。刘翼 摄

2月11日晚,连城县文亨镇龙岗村,德国留学生Arne Boettger到现场体验客家游龙闹元宵民俗。章宸睿 摄

2月6日,摇橹行酒闹元宵活动在莆田市秀屿区黄瓜岛举行,村民游客争饮,乡里耆老也不落人后。蔡昊 摄

2月11日,永春县五里古街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一对母子在富有创意的双鱼花灯中间招手示意。康庆平 摄

2月10日,仙游县榜头镇泉山社区举行板凳龙圈灯闹元宵活动,巡游开始前,一名参加灯队的小朋友坐在“板凳灯”下等待。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

2月11日,泉州中山路,骑在父亲肩膀上的女孩欣赏着手中的蛇形花灯。泉州元宵灯会热闹非凡,全城超2000盏花灯照亮世遗之城。本报记者 王毅 摄

2月6日,莆田市涵江区涵东街道霞徐社区,庆元宵制作的面塑作品惟妙惟肖,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林晓烨 摄

2月11日,仙游县枫亭镇,在元宵游灯活动的彩车集合点,一名打扮成“王昭君”的小朋友开心地拥抱前来围观的小伙伴。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

2月11日,仙游县枫亭镇的元宵游灯集合点,已经装扮好的孩子们坐在彩车的固定灯架上玩手机,等候出发。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

2月12日晚,大田县城区,700米长的板灯龙在熙熙攘攘的观众中穿行。当晚,数万当地群众与外地游客共庆元宵。陈广程 摄

 

在福建,年不只是团圆,更是一出出记忆传承的年戏。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中国春节,福建的年俗犹如陈茶,在滚水中舒展更浓酽的底蕴。当“沉浸式寻年”成为国人的精神还乡,福建便成为这个春节出游的热门目的地。在这里,从腊八的粥气氤氲到元宵的灯影婆娑,春节非遗文化不是冰冷的博物馆标本,而成了触手可及的生活剧场。

待到元宵佳节压轴开锣,传续千年的年俗再次迎来新生。“天下上元,灯灼之盛,无逾闽中。”泉州古城,花灯璀璨,父母携稚子仰首,从竹骨绢纱间寻觅宋元帆影;龙岩溪畔,青壮与白发共举轿台,呼号声声追思客家先祖的筚路蓝缕,女孩也开始登上“走古事”的轿台“唱主角”;三明群山的褶皱里,年轻人跟着老匠笨拙地学习扎龙骨、糊灯纸,替换了光电灯珠的龙头领着百家烛火游弋乡里;莆田的狂欢则漫过整个正月,橘塔、蔗塔在少年与游客的期盼中节节攀高,直抵夜空,那里,无人机组闪烁变幻,宛若星河……

元宵尽处,灯火依然。守家的老人扫拢满地的炮仗屑,青年带着长辈的叮嘱开启新一年的征程,孩童一边回味年的余韵,一边赶着寒假作业。

当年俗的根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延展,传统不再是回望,而是向着未来生长。

(部分文本经由人工智能语言模型DeepSeek辅助生成)
 

来源:福建日报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