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白条猪的价格继续波动下行,降幅比较明显。不过,从本周后期的价格走势来看,下降的步伐已经放缓,后期价格继续下降的空间不大。
2014年1月17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7.90元/斤,比2014年1月10日的8.35元/斤下降5.39%;比2013年12月17日的9.50元/斤的价格下降16.84%;比2013年1月17日的10.83元/斤下降27.05%。
周环比明显下降;月环比降幅明显;年同比大幅下降。
本周(2014年1月11日至1月17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价格走势处于连续下降的过程之中,至周末,价格相对稳定,肉价有企稳的态势。
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是8.30元/斤(1月11日),比上周的8.70元/斤下降0.40元/斤,降幅为4.60%;最低价7.85元/斤(2014年1月15日)比上周的8.30元/斤下降0.45元/斤,降幅为5.42%。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45元/斤,高出5.73%,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的4.82%有所放大。放大的原因是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最低价均出现下降,最低价下降的幅度略大一些,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价格差距拉大。
本周白条猪批发的最高价仅及上周批发的最低价,表明本周白条猪的价格全面地低于上周,肉价在连续下降。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2773.57头,比上周(1月4日-10日)的2386.43头增加16.22%;比前2周(2013年12月28日至2014年1月3日)的2302.29头增加20.47%;比前3周(2013年12月21日至27日)的2241.57头增加23.73%,比前4周(12月14-20日)的2070.43头增加33.96%。由于临近春节,本周的日均上市量环比明显增加,而且最近几周的上市量环比是逐周增加的。
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2135.29头,今年同比增加29.89%。上周同比的增幅是24.19%,前2周的增幅为21.06%,本周的增幅明显扩大。
另外,由于今年的春节比去年提前了10天,如果按照农历的腊月十一至农历腊月十七的日均上市量对比,去年的日均上市量为2592.57头,今年同比增加的幅度为6.98%,同比增幅较小,但是比上周的1.69%还是有所增加。这也说明,肉类的需求还是好于去年同期的,但是增加的幅度还是有限的。
进入12月份以来,白条猪的价格处于连续下降的阶段,进入农历腊月以来,在需求增加的背景下,白条猪的上市量也是在逐渐增加的,由于供应增加的幅度超过需求增加的幅度,肉价在连续下降。
供应能力大于需求,是自2013年年初就形成的,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一度被夏季阶段性的短缺所掩盖,在肉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人们忽视了供大于求的基本面,所以在肉价下降时有些不知所措,甚至产生了恐慌情绪。实际上,现在肉价的下降恰恰是对前期惜售、价格虚高的回复。
在8月份肉价爬到高点以后,我们依据市场的销售状况,就曾经断言,肉价已经达到高点,当大家都寄希望于年底肉价上涨,希望把毛猪留到年底出栏时,肉价很难上涨。也曾经提示养殖场,不要相信什么“猪周期”,波动是规律,至于所谓的40个月,不是规律,不会像1天24小时那样恒古不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看待问题的灵魂。
本周以后,肉价基本上进入僵持阶段,既不可能继续地连续下降,也不可能出现明显的上涨,会处于小幅的波动之中。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鸡蛋价格快速回落。
1月17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3.99元/斤,比1月10日的4.15元/斤下降3.86%;比2013年12月17日的4.07元/斤下降1.97%;比2013年1月17日的5.42元/斤下降26.38%。周环比明显下降;月环比降幅较小;年同比大幅下降。
本周价格回落,主要是需求不旺造成的。尽管养鸡场急切希望鸡蛋价格上涨,尽快弥补前期的亏损,几次希望把价格抬高,但是,受到需求的压制都未能如愿。
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北方养鸡场一方面加快产蛋鸡的淘汰速度,一方面没有雏鸡补栏,造成蛋鸡的断档。12月份以后,辽宁的养鸡场仍然在淘汰蛋鸡,只有规模较大的养鸡场开始补栏,他们预测到今年的4、5月间,鸡蛋供应会出现趋紧的状态。
本周,从辽宁地区传过来的消息说,由于鸡蛋价格较低,有些养鸡场把鸡龄300天的蛋鸡淘汰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一般来讲,蛋鸡的育成期要130天左右,计划产蛋量是280枚,鸡龄达到400天左右,如果300天就淘汰,养鸡的成本是收不回来的。而且,由于蛋鸡的淘汰数量较大,淘汰鸡的价格一路下滑,有的淘汰鸡价格只有3元/斤(正常情况下是4.2-4.6元/斤左右),养鸡场损失惨重。现在需要关注的是,一旦需求放量,鸡蛋供应不足的状况会明显表现出来。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
㈠基本概况
本周,蔬菜的总体价格稳定少动,在低于去年同期的价位上小幅波动。
1月17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58元/公斤,1月10日的加权平均价是2.63元/公斤,周环比下降1.90%;去年同期的价格是2.98元/公斤,同比下降13.42%。
周内的最高价是2.63元/公斤(1月12日),比上周的最高价(2.65元/公斤)下降0.75%;最低价是(1月13日)2.57元/公斤,比上周的2.51元/公斤上涨2.39%。周内的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2.33%,比上周的5.58%有所收窄。收窄的原因就是最高价有所下降、最低价有所上涨,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价格差距缩小。
本周蔬菜的总体价格相对比较稳定,各种蔬菜的价格波动的幅度都很小。这种稳定状态与往年同期的走势有些相悖,往年此时蔬菜的价格是连续上涨的,而今年则有些徘徊不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暖冬,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气温与往年同期相比明显偏高,使得北方大棚种植的叶类菜生长速度比较快。生长周期缩短,上市量非常充足,价格普遍低于去年同期,甚至还低于秋季的价格水平。此外就是冬储菜价格稳定,白菜、洋葱、土豆的上市量很大或较大,价格稳定少动。再有就是华中、西南地区的蔬菜在北京的上市量偏大,成为菜价稳定的压舱石。
本周仍然是南方蔬菜的价格保持高位,仍然是豆角类、椒类、瓜类蔬菜价格较高。由于价格较高,对消费需求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销售状况并不理想,价格出现松动。
本周末是农历癸巳年的腊月初十七,每年进入腊月,菜价都会连续上涨,去年的腊月即壬辰年的腊月十七,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3.06元/公斤,今年同比下降15.69%。
近期菜价较低,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应,他们正经历着比较严重的亏损。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今年春节前和春节期间蔬菜的价格有可能成为近几年同期的低值。
㈡、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架豆
1月17日,新发地市场山东架豆的批发价是2.7-4.2元/斤,1月10日的价格是4.5-5元/斤,周环比下降27.37%。去年同期是2.4-3.5元/斤,年同比上涨16.95%。
目前上市的架豆主要来自广东的茂名,还要少量来自海南三亚的冲坡、陵水和云南元谋。国内架豆目前的主产地只有茂名。由于云南、四川、广西的架豆在12月初的强降温、强降水的冲击下受到严重的摧残,当地农户补种、抢种的架豆要到2月中旬以后才能形成批量上市条件,所以目前架豆的价格较高。
本周产地架豆的收购价并没有下降,而新发地市场架豆的销售价却在下降,下降的原因就是“卖不出去”。当地的架豆有20-30%被新发地市场的商户收购,集中到北京以后,一是量大;二是价高,高价格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反而出现“卖难”。近期这些商户普遍亏损,他们正在采取措施,一是分流一些豆角去外阜;二是在广东冷库预冷的豆角暂缓发货,力图把损失降到最低。
2、尖椒
1月17日,新发地市场尖椒的批发价是2.2-3元/斤,1月10日的价格是2.8-3.7元/斤,周环比下降20%。去年同期是1.5-2.4元/斤,年同比上涨33.33%。
按照往年尖椒的供应链,1月中旬以后是海南尖椒进京的销售期。由于海南尖椒在11月初受到台风海燕的袭击,受灾比较严重,当地补种、抢种的尖椒要到2月中旬才能形成批量上市条件,所以近期尖椒供应有些青黄不接,出现短茬现象,价格一直处于高位。
本周新发地市场价格下降,也不是产地价格下降造成的,产地的价格还在上涨,而新发地市场由于上市量较大,价格保持在高位,销售不畅,商户被迫降价销售。
过去,一些酒楼、饭庄,什么菜贵买什么,现在他们是尽可能回避高价菜,也使得椒类蔬菜销售缓慢。
3、西红柿
1月17日,新发地市场西红柿的批发价是2.2-3.5元/斤,1月10日的价格是2.2-3.6元/斤,周环比下降1.72%。去年同期是1.2-2.8元/斤,年同比上涨42.50%。
目前上市的西红柿产地很多,没有1个突出的主产地,如果说是主产地,那就是山东。山东的潍坊、泰安、济南、临沂、德州,都有西红柿进京,山东的西红柿在新发地市场西红柿的份额中占有65%左右的份额。其他产地的西红柿来自辽宁的丹东、福建的漳州、内蒙的赤峰、河北的衡水等。
今年东北地区的西红柿,在秋季大量上市,近期基本上处于退市阶段,山东的西红柿只有泰安的西红柿处于上市的中期,其他地区是上市的尾期。漳州的西红柿受到12月末降雪的影响减产,云南的西红柿也受到12月初的强降温影响推迟上市,浙江温州苍南的西红柿也推迟上市,因此,西红柿的价格在春节之前很难呈现实质性下降。
现在的西红柿,不仅是价格高,质量也在下降,一些应该“拉秧”的西红柿还在上市。辽宁的西红柿大部分进入尾期,进不了北京,销往了吉林、黑龙江,那里的价格也很高。
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应,目前国内没有便宜的西红柿,北京市场上的西红柿质量算是比较好的,价格算是比较低的。2月中旬以后,各地的西红柿有可能出现集中上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