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这周,常州的最低温度刚降到0℃以下,最高温度才低于10℃,冬天来得似乎晚了些。这不,往年11月上旬就上市的福建冬笋直到本周才陆续来到凌家塘批发市场,而本地的冬笋还在土里没冒出头呢。
福建人汪旺金做了10多年冬笋生意,他印象中今年的冬笋算是上市得很晚了。“最早10月底就有了,今年差不多上周开始才有批量的冬笋出来。”
汪旺金说,今年天气不好,夏天干旱雨水少,秋冬温度又高,福建的冬笋不光推迟上市,产量也减了。以往这个时候一天1000包的进货量,现在每天也只有100包,规格有10斤装和20斤装的,总量降了不少。
“别说产量了,笋的个头也比往年要小一些,现在1斤以上一颗的笋很少啊,普遍个头不大。”汪旺金说,最早上市的冬笋个头只有三四两,一般拿到杭州去卖,常州和周边地区的人喜欢大个冬笋,小的可不好卖。
冬笋的产地不少,福建、江西、浙江和江苏都有,福建产的最早,现在的冬笋又是第一期的,味道也最好。“福建的土好啊,红土和黄土,都是黏土,长出的冬笋白嫩细腻,肉质紧实,水分也足,常州人最喜欢拿去烧汤、煨肉吃。”
物以稀为贵,汪旺金说今年的福建冬笋价格可不便宜,去年一斤六七元,今年最贵要卖到12元/斤,贵了近一倍,品质最差的也要卖到8元/斤。“冬笋时间不长,到过年就是春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