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白条猪的价格波动上行。
2013年11月8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9.55元/斤,比2013年11月1日的9.35元/斤上涨2.14%;比2013年10月8日的10.00元/斤的价格下降4.50%;比2012年11月8日的9.10元/斤上涨4.95%。周环比小幅上涨;月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小幅上涨。
本周(2013年11月2日至2013年11月8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价格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波动,价格在波动中上行。
上周,白条猪价格连续下降,本周出现一些回调。而在回调的过程中恰遇了1次大雾天气过程,影响了毛猪的收购、运输,也影响到白条猪的上市量,造成价格出现明显波动。
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是9.95元/斤(11月5日),比上周的9.75元/斤上涨0.20元/斤,涨幅为2.05%;最低价9.38元/斤(11月2日)比上周的9.35元/斤上涨0.03元/斤,涨幅为0.32%。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57元/斤,高出6.08%,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的4.28%有所放大。放大的原因是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最低价均有所上涨,最高价上涨的幅度略大一些,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价格差距拉大。
本周最高价的上涨,与本周出现的大雾天气有关。在大雾天气出现的时候,外地的毛猪进京受阻,一些运送毛猪的车辆被堵在高速路上,影响了屠宰和上市。市场上白条猪的上市量减少,肉价走高。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1783.14头,比上周(10月26日至11月1日)的1834.43头减少2.80%;比前2周(10月19-25日)的1852.43头下降3.74%;比前3周(10月12-18日)的1826.14头减少2.35%;比前4周(10月5日至11日)1670.43头增加6.75%。
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1666.43头,今年同比增加7%。
上周同比增加的幅度是6.64%,前2周同比的增幅是8.93%,本周日均上市量的增幅比上周有所增加,比前2周有所下降。日均上市量同比始终是增加的,表明毛猪的供应是充足的。特别是本周出现了大雾天气,影响了毛猪的运输,即便如此,日均上市量同比仍然明显增加,增幅高于上周。日均上市量环比已经连续3周下降,表明在目前的价位下,消费能力已经充分表现,需求难以继续无限增加。在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消费能力接近饱和,供大于求的局面将逐步显现。
本周白条猪价格有所回升,是对上周连续下降的回调,这种回调,并不意味着肉价会继续上涨,仅仅是肉价在小幅回落过程中出现的小幅波动,总的趋势仍然是缓慢回落。本周出现的大雾天气放大了这种波动的幅度。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鸡蛋价格走势平稳,略有回落。回落后的价格处于养鸡场的盈亏平衡点之上。
11月8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4.00元/斤,比11月1日的4.03元/斤下降0.74%;比2013年10月8日的4.03元/斤下降0.74%;比2012年11月8日的4.44元/斤下降9.91%。周环比、月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降幅较大。
上周,北方地区鸡蛋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本周价格有所回落,回落后的价格高于上涨之前的价格,使得养鸡场摆脱了亏损状态。
上周鸡蛋价格上涨,是受到部分养鸡场淘汰蛋鸡的影响,使得鸡蛋产能略有下降。但是,前期养鸡场的产能大于市场的需求,价格低到养鸡场鸡蛋生产的盈亏平衡点之下,造成养鸡场出现亏损。在鸡蛋价格较低的情况下,一些养鸡场对低价格进行了抵制,储存了较多的鸡蛋。在上周鸡蛋价格出现回升以后,这部分储存的鸡蛋也陆续流入市场,对价格产生一定的打压作用,使得鸡蛋价格又出现小幅回落。
从市场上销售的鸡蛋品相来看,本周进入市场的鸡蛋,有一部分上面有浮尘,说明这些鸡蛋在养鸡场已经存放了一段时间,前期是较低,养鸡场不愿意出售,近期价格回升,养鸡场开始大量销售了。
周初鸡蛋的最高价是4.03元/斤(11月2、3日),周后期鸡蛋的最低价是4.00元/斤(4、5、6、7、8日),略低于周初,总体上价格走势是比较平稳的。
根据近几周鸡蛋价格的走势,我们可以感觉到,养鸡场对鸡蛋价格自行调控的能力已经有所提高。他们会通过调整蛋鸡的存栏量来达到对鸡蛋价格的调控。因此,后期鸡蛋价格的走势会相对平稳,短时间内不会出现明显的涨落。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
㈠基本概况
本周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走势相对平稳,但是仍然保持在高位。
11月8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44元/公斤,11月1日的加权平均价是2.45元/公斤,周环比下降0.41%。去年同期的价格是1.78元/公斤,同比上涨37.08%,涨幅比上周的45.83%已经明显收窄。
周内的最高价是2.46元/公斤(11月3日),比上周的最高价(2.49元/公斤)下降1.20%;最低价是(11月7日)2.41元/公斤,比上周的2.37元/公斤上涨1.69%。周内的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2.07%,比上周的5.06%明显收窄。收窄的原因就是最高价下降,最低价上涨,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价格差距明显缩小。也就是说,本周的菜价是在高位运行,继续上涨的动力不足,价格下降的动力也不足,使得菜价处于高位盘整。
虽然总体菜价仍然处于高位,个别蔬菜的价格已经出现松动,后期有回落的趋势。但对于大多数蔬菜来说,价格仍然会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
㈡、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芹菜
11月8日,新发地市场芹菜的批发价是0.6-1元/斤,11月1日的价格是0.9-1.3元/斤,周环比下降27.27%。去年同期是0.3-0.4元/斤,同比上涨128.57%。
去年同期,芹菜的价格十分低廉,从山东运过来的芹菜在新发地市场的售价仅仅在0.3元/斤左右,只相当于砍芹菜、整理、打捆、装车、运输、销售的费用,芹菜生产的费用没有得到体现。去年此时,山东的1家公司包地种植了500亩芹菜,在新发地市场卖了1个多月,最后,只卖出了销售费用,种菜的投入打了水漂。
今年,芹菜的种植面积减少了,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
本周,芹菜的价格明显下降,几天的功夫菜价下降近3成,批发商又出现了亏损。
本周后期,芹菜的价格快速下降,主要原因是芹菜的上市量突然加大。特别是山东的芹菜。山东的芹菜是露地种植的,根据天气预报的消息,山东近期将面临大幅降温,露地芹菜必须要赶在降温之前尽快销售,所以上市量贸然加大。
山东露地芹菜的种植,是比去年明显减少,因此才出现前期价格的明显上涨。在价格上涨的过程中,有些生产者出现了销售心理,“越涨钱越不买”。以至于在寒流即将来临之日,地里还有大量芹菜待售。地里芹菜降价,运到市场以后价格跌得更狠。商户看到大量芹进入市场,只有赶快销售的1条路好走,所以,降价促销,出现亏损。
有的商户反映,现在有些地块的芹菜快长到1人高了。
菜缺的时候,价格上涨,价格上涨以后惜售,推动菜价继续上涨。近期菜价居高不下既有种植面积减少的原因,也有惜售的原因。这种待价而沽的心理与2010年同期十分类似。
2、西红柿
11月8日,新发地市场西红柿的价格是1.6-3.2元/斤,11月1日的价格是2-3.8元/斤,周环比下降17.24%。去年同期是1-2.2元/斤,同比上涨50%。
按照北京市场上蔬菜的供应链,在进入10月份以后,北京市场上的西红柿主要依赖山东露地、冷棚的西红柿来供应。但是,今年的10月份,山东西红柿的生产受到种植面积减少、苗期高温干旱、花期多阴雨的影响,产量大幅下降。山东的西红柿供应不仅不能销往北京,甚至还与北京争夺内蒙、东北的货源,造成西红柿的价格大幅上涨。山东自产的西红柿,一部分在本地销售,一部分销往南方地区。因此,整个10月份,全国各地的西红柿价格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11月中旬以后,北京市场上的西红柿主要依赖山东、辽宁2地来供应,其中辽宁西红柿的供应期最长,一直可以供应到来年的4月份。本周西红柿价格下降,主要是辽宁鞍山、铁岭、山东泰安的西红柿开始上市,缓解了西红柿供应的紧张局面。
本周上市的辽宁西红柿属于辽宁暖棚的早茬,泰安暖棚的早茬,这中间缺了山东露地、冷棚的西红柿,缺了1茬。辽宁冬季西红柿的种植面积与往年大体相当,后期供应会相对充足,西红柿的价格进入下降区间。
3、土豆
11月8日,新发地市场土豆的批发价是0.9-1.3元/斤,上周末是0.9-1.3元/斤,周环比持平。去年同期是0.65-1.1元/斤,今年的价格同比上涨25.71%。
今年内蒙、甘肃、河北北部土豆的种植面积比去年同期有所扩大,虽然在土豆生长的后期受到连阴雨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块的土豆出现晚疫病,土豆的叶子出现霉斑,影响了产量。但是,由于降水充足,大部分地区的土豆还是获得了丰收。
但是,一些土豆储存商认为,东三省受到涝情的影响减产,山东土豆的库存量明显不足,对土豆存在着涨价的预期。据新发地市场市场的商户反映,近期河北、内蒙土豆的出库价在连续上涨,只有新发地市场土豆的价格没有上涨。
新发地市场土豆的价格之所以没有上涨,是因为近期土豆的上市量大幅增加,整个土豆交易区常常是“车满为患”,土豆交易区的面积不断扩大,仍然不能满足进场交易的土豆车辆停车,造成土豆交易区的拥堵。这从市场上印证今年土豆的总产量仍然是充足的。
其实,山东土豆的库存量减少,主要是去年大秋土豆减产所致。今年夏季土豆供应偏紧,价格较高,山东土豆受到市场价格的吸引,大部分进入市场而没有进入冷库。山东土豆的种植品种主要是“荷兰15”,这种土豆主要用途是制作加工食品,比如薯条、薯片(马铃薯条、片),批发市场上销售的主要是菜薯,烹饪用薯。荷兰15库存量减少对菜薯价格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不会如储存商的预期。
另外,本月7日,云南省政府在临沧市召开了全省冬季农业开发现场会,把冬季马铃薯种植当做1项重点的开发项目,全省冬季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明显扩大,到明年的2、3月份,大批新土豆就要上市,到时候对土豆的储存商会产生利空的冲击。
2010年,一些储存商认为,只要手里有货,到时候肯定能挣钱,实际上那一年出现的惜售心理也造成一些储存商的亏损,今年如果惜售,会重蹈覆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