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白条猪的价格保持在高位,周内价格波动下行。
2013年10月18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9.63元/斤,比2013年10月11日的9.50元/斤上涨1.37%;比2013年9月18日的9.93元/斤的价格下降3.02%;比2012年10月18日的9.05元/斤上涨6.41%。周环比小幅上涨;月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小幅上涨。
本周(2013年10月12日至2013年10月18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价格继续在高位运行,周前期明显上涨。随后波动下行。
本周前期之所以上涨,还是受到上市量的影响,上市量明显减少之后,价格跳了一下,随后则波动下行。出现的波动也与上市量有关,代理商赔钱,上市量就减少;上市量减少,代理商挣钱,挣钱之后,上市量又增加,增加以后又赔钱。市场上白条猪的价格就随着上市量的波动而波动。上市量增加与否与毛猪的供应形势没有直接的关系,毛猪的供应是充足的,但是价格也是在高位的,所以代理商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屠宰场还是代理商,必然会把亏损压向生产者,压低收购价,造成毛猪价格的下滑。如果毛猪供应不充足,属于卖方市场,价格还能坚挺,如果毛猪供应比较充足,则逐步转向买方市场,毛猪的价格必然下滑。目前的形势是仍然处于僵持阶段,主动权逐步转向买方。
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是9.93元/斤(10月12日),比上周的10.05元/斤下降0.12元/斤,降幅为1.19%;最低价9.63元/斤(10月18日)比上周的9.50元/斤上涨0.18元/斤,涨幅1.37%。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30元/斤,高出3.12%,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的5.79%明显收窄收窄。收窄的原因是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下降、最低价抬升,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价格差距缩小。供求双方处于僵持阶段的特征就是价格波动的幅度收窄,现在处于僵持阶段的特征比较明显。
本周最高价出现在周前期,是当日上市量减少所致;最低价出现在周后期,既有上市量增加的因素,也有毛猪供应充足的因素。只要价格合适,供应量是充足的。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1826.14头,比上周(10月5日至11日)1670.43头增加9.31%;比前2周(9月28日至10月4日)的1589.57头增加14.88%;比前3周(9月21日至27日)的1715头增加6.48%;比前4周(9月14日至20日)的2000头减少8.69%。
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1609头,今年同比增加13.50%。上周同比增加的幅度是15.75%,前2周同比的增幅是13.96%,本周增幅比上周、比前2周略有下降。但是环比已经连续2周增加了。日均上市量连续2周增加,表明毛猪的供应是充足的,消费能力也是在逐步回暖的,肉价仍然会继续僵持一段时间。
肉价在僵持之中。肉价连续上涨或者连续下降的可能性不大,肉价大幅上涨或者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亦不大。因此,立秋节气时出现的下半年最高价,在年底之前是很难突破的。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鸡蛋价格的走势相当平稳,只有周末价格实现回升。
10月18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3.99元/斤,比10月11日的3.88元/斤上涨2.84%;比2013年9月18日的4.56元/斤下降12.50%;比2012年10月18日的4.15元/斤下降3.86%。周环比小幅上涨;月环比明显下降;年同比降幅较小。
本周之内的7天中,前6天的价格始终稳定,稳定在3.88元/斤的价位,只有最后1天价格抬头,回升到前2周的价格水平。新发地市场的商户认为,周末价格回升有2个原因:1是本周的价格,是养鸡场轻微亏损的价格,养鸡场对这个价格继续抵制,导致产地收购价回升;2是近期鸡蛋的销售形势比较顺利,销售速度加快;销售量增大,为养鸡场抬价创造了条件。
不过,新发地市场的商户还认为,周末价格回升有可能是昙花一现,几天以后价格还会回落。理由是目前价格回升是养鸡场惜售造成的,但是鸡蛋的产量仍然比较充足。养鸡场目前存有较大数量的鸡蛋,这些鸡蛋终归还是要进入市场销售的,价格还是会回落的。这些商户反映,目前辽宁、内蒙、山西、山东、河北鸡蛋产区的价格比较高,高过南方产区的价格,所以北方产区鸡蛋的价格难以持久。如果广东鸡蛋的价格不上涨,北京鸡蛋的价格一定会回落。
因此,北京市场上鸡蛋的价格走势会表现出涨涨落落的态势,大涨,不可能;大落,也不可能。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
㈠基本概况
本周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受到近期强寒流的影响出现波动并有所回升。
10月18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24元/公斤,10月11日的加权平均价是2.14元/公斤,周环比上涨4.67%。上周价格下降的趋势被强寒流阻挡了一下。
周内的最高价是2.26元/公斤(10月15日),比上周的最高价(2.27元/公斤)下降0.44%;最低价是(10月12日)2.15元/公斤,比上周的2.14元/公斤上涨0.47%。周内的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5.12%,小于上周的6.07%,说明本周菜价波动的幅度比上周有所缩小。缩小的原因就是最高价下降,最低价抬升,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价格差距缩小。由于本周蔬菜加权平均价的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价格差距缩小,这里面意味着价格继续下降比较困难,继续回升也比较困难。
去年同期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1.60元/公斤,今年同比上涨40%,同比涨幅比上周的37.18%有所放大。
去年同期的菜价是5年来同期的最低值,今年肯定会出现一些恢复性上涨,而恢复性上涨实际上与大小年现象是并行的。去年价格过低的蔬菜今年种植面积会有所减少,而这些减少种植面积的蔬菜又恰恰与前期不利的气象条件相遇,造成一些品种的蔬菜价格同比翻番。
由于强寒流的到来,北方一些露地种植的蔬菜要向冷棚种植转换,比如小白菜、小油菜、小菠菜、香菜、散叶生菜、团生菜、油麦菜等;一些冷棚种植的蔬菜要向暖棚转换,比如黄瓜、西红柿、西葫芦、长茄、圆茄等。此外,产地刚刚南移的一些蔬菜,后期会继续南移,本周,新发地市场一些蔬菜商户已经准备动身到广西、云南去做豆角类蔬菜收购活动的前期准备了。
因此,近期蔬菜的价格仍然会处于波动中,不同的蔬菜会呈现出不同的走势,有些会继续下降一些,有些会上涨一些,总体走势是仍然处于较高的价位。
㈡、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胡萝卜
10月18日,新发地市场胡萝卜的批发价是0.4-0.8元/斤,10月11日的价格是0.3-0.6元/斤,周环比上涨33.33%。去年同期是0.6-0.7元/斤,同比下降7.69%。
目前上市的胡萝卜主要来自河北北部的张家口、内蒙中东部的乌兰察布、赤峰等地。本周,1股势力较强的寒流袭击了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骤降,胡萝卜的产地甚至还出现了降雪。因此,一些还没有刨出的胡萝卜被大雪盖在了地里,有的可能被冻坏,不能上市了。
由于胡萝卜暂时不能刨出,所以市场上的胡萝卜价格出现了上涨。不过,这种上涨也是暂时的,即使内蒙的胡萝卜退市,1周以后,河北中部的保定胡萝卜就可以上市,山东青岛、潍坊的胡萝卜会紧随其后上市,胡萝卜的价格还是会回落一些的。
2、芹菜
10月18日,新发地市场芹菜的价格是1-1.3元/斤,10月11日的价格是1-1.4元/斤,周环比下降4.17%。去年同期是0.15-0.3元/斤,同比上涨411.11%。
目前新发地市场销售的芹菜主要来自山东德州的禹城,本周由于上市量逐渐加大,价格出现小幅下降。但是,即使价格下降,仍然大幅度地高于去年同期。我们再来看一下去年同期的价格,仅仅够山东到北京的运费,因此,今年当地种植面积明显减少,减少的幅度超过20%。而去年同期上市的芹菜还有山东聊城的莘县,今年莘县芹菜种植面积减少的幅度更大,因此,现在北方地区能够外销的芹菜只有禹城1地。禹城的芹菜在生长期中也受到强降水的影响,亩产下降30%,因此,近期芹菜的价格大幅度地高于去年同期。
去年同期,来自聊城的1家商户,他们公司在莘县包了500亩地种芹菜,在新发地市场卖了1个月,只卖出了运费。他们说,赔钱也得卖,得把地腾出来。今年这家商户没有来,肯定是不种芹菜了。
去年同期,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此前5年来同期的最低值,其中包括芹菜的价格,也是5年来同期的最低,今年减少种植面积就是必然的结果,所以价格会出现恢复性上涨。但是,今年在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前期又受到不利天气状况的影响,亩产还下降,所以价格上涨的幅度就有些过大。如果气象条件好一些,价格上涨的幅度会好一些。
3、生姜
10月18日,新发地市场生姜的批发价是2.5-6.2元/斤,上周末是3.5-6.2元/斤,环比下降10.31%。去年同期是0.8-1.25元/斤,今年的价格同比上涨324.39%。
本周新发地市场大块生姜的价格依然稳定,碎姜的价格有所下降,原来卖3.5元/斤的,本周下降到3.2元/斤,新上市的姜母价格卖到2.5元/斤。
本周,山东的新姜进入收获期,大块新姜将进入窖藏阶段,种植新姜的种子即姜母开始上市,拉低了生姜的价格。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今年包地收购新姜的价格是2万7000元/亩,合3.5元/斤,刨姜、入窖、窖藏、出窖、洗姜、上市,成本价合4.5元/斤,也就是说,今年春季种植的生姜在明年春节前后上市,那时候生姜的市场价应该在4.5元/斤上下,全年的价格都不会太低。只有等到明年清明前后开始种植新姜,如果种植面积增加,后年春节前后,生姜的价格才能够下降。
当然,如果明年生姜种植面积过大,生姜价格回落的时间有可能提前。
此外,目前农户地窖里的生姜还有较大的存量,价格之所以上涨是受到今年生姜减产的预期。生姜如果保存得当,可以储存2-3年,如果储存不太得当,一些不适宜长时间储存的生姜也要提前出窖,这些提前出窖的生姜价格会降低一些。本周已经有一些不太适宜长时间储存的大块生姜开始上市,价格下降到5.2元/斤左右。质量较好的生姜价格暂时还不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