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九月,天气逐渐凉爽起来,石榴、苹果、梨子、桔子、冬枣等秋令鲜果的上市品种也日渐丰富,同时,伴随着中秋、十一双节的到来,市场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节日效应致使整体果市价格上扬。据对本月上市水果的数据统计显示,总体上市量3.5万余吨,环比减少18.67%,同比增长4.53%,平均价格3.45元/公斤,环比上涨2.49%,同比下降8.49%。具体分析如下:
一、秋令鲜果大量上市,夏令鲜果“失宠”
本月,正值夏末秋初,随着天气的凉爽,秋令鲜果上市增加,苹果、梨子、柚子、石榴、柿子、猕猴桃、冬枣等时令果纷纷登场,成为果摊上的销售主角,同时,春夏季鲜果甜瓜、西瓜、李子、桃子等仍处销售期,不过,由于季节转换,其上市减弱,已沦为“配角”角色。本月,整个果市处于品种最丰富的时期,整体果市“南强北弱”季节转换特征明显。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本月北方西瓜上市同比增加七成,销售期得以延长。月末,山楂、板栗、雪莲果、甘蔗等小物种秋冬季水果也陆续上市,加入销售大军。预测后势,果市将逐渐从夏季的本省瓜果转移到秋冬季南方水果销售上来,由于运输成本等费用的增加,果市整体价格也将进入上升阶段。
二、迎双节,中低档节日礼盒走俏
本月中旬,正值中秋佳节,进入农历八月,市场商户便开始着手储备节日礼盒。相比去年,今年石榴、苹果、香梨、富硒甜瓜、葡萄、芒果、火龙果等低中档水果礼盒销售走俏,深受各界人士的青睐,一般价格多在30-100元/箱。相比去年,苹果、石榴、葡萄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箱装水果价格平均上涨5-10元/箱,蜜柚的价格同比则降低5%。而去年赶早上市的沾化冬枣今年无缘中秋,仅有陕西冬枣在售,由于价格多在15-35元/斤,同比去年同期略显“金贵”,因而购买力减弱。而芒果的销售可谓今年的新亮点,节日热销,同比销量增加了三成。高档进口水果则受中央严格控制“三公消费”和“节俭过中秋”倡议的影响,销量大幅减弱,不敌国产水果销售劲头。
三、节俭政策致高档水果市场团购交易萎缩
今年,受中央严格控制“三公消费”和“节俭过中秋”倡议的影响,市场一改往日节前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据商户介绍,今年机关、事业单位采购订单几乎为零,主要是一些中小型企业采购的多,相比往年,今年中秋节前夕,水果团购交易明显“缩水”,尤其是高档精品进口水果,销量减弱约五到七成,个别水果价格相比去年低了不少,如车厘子去年最高卖到百元/斤以上,今年则在八十元/斤附近。当然,商户们针对这种情况,也适时做了调整,水果储备做了适当的“倾斜”。
四、节后秋果上市进一步增大,冬枣热卖
中秋节过后,节日效应减弱,果市经历了几天短暂的休整期。随着各类秋果的大量上市,果市销售又热闹起来。梨类水果中的鸭梨大量上市,柑桔类水果中的贡桔、金桔、脐橙新鲜上市,蜜柚的上市也随之增加,不同产区的蜜桔更是集中上市,价格参差不齐。而本省的石榴、冬枣等时令鲜果亦大量上市,整体果市价格小幅走低。在众多新上市的秋令水果中,当属冬枣的销售最为紧俏。中秋过后,随着本省沾化冬枣的上市,其销售排行快速上升,至月末与苹果、葡萄,齐列前三甲,价格相比节日期间下降近四成。
整体来讲,本月,果市品种丰富,节前储备充足,企事业单位福利发放订单减少,批发零售销量增多,整体果市价格同比降低。下月,即将迎来十一国庆长假,预计节日期间,果市价格平稳,部分水果将在节后迎降价潮,而整体果市价格较之夏季趋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