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北京新发地每周市场动态(9.21-9.27)

日期:2013-10-02 13:20:26 字体大小:

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白条猪的价格继续在高位调整,波动得比较剧烈,周内价格走势类似于“M”型。

  2013年9月21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9.83元/斤,比2013年9月20日的9.50元/斤上涨3.47%;比2013年8月27日的9.63元/斤的价格上涨2.08%;比2012年9月27日的9.20元/斤上涨6.85%。周环比小幅上涨;月环比涨幅较小;年同比小幅上涨。中秋节过后,肉价还没有进入相对稳定期。

  本周(2013年9月21日至2013年9月27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价格继续在高位运行。中秋节过后,价格一度回落,但是本周的价格走势是反弹,反弹的高度接近中秋节前的高点。

  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是10元/斤(9月26日),比上周的10.25元/斤下降0.25元/斤,降幅为2.44%;最低价9.55元/斤(9月21日)比上周的9.45元/斤上涨0.10元/斤,涨幅为1.06%。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70元/斤,高出4.71%,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的8.47%有所收窄。收窄的原因是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下降、最低价上涨,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价格差距缩小。

  本周最低价出现在周前期,最高价出现在周后期,表明本周白条猪的价格是在反弹。白条猪的价格在前3周出现了连续下滑的状态,节前出现反弹,节后价格一度回落,本周后期价格的反弹实际上是对前期肉价过快回落的一种回调。同时,由于临近国庆节,节前效应也拉动肉价小幅反弹。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1715头,比上周(9月14日至20日)的2000头减少14.25%;比前2周(9月7日至13日)的2034.57头减少15.71%;比前3周(8月31日至9月6日)的1950.29头减少12.06%;比前4周(8月24-30日)的1813头减少5.41%。

  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1718.14头,今年同比减少0.18%,增幅明显小于上周的32.78%。这也是近几个月来周日均上市量年同比下降的唯一1周。上市量环比明显减少、同比下降,并不意味着毛猪供应量不足,而是中秋节过后,市场需求有所减弱,市场供应几近饱和,供应量如果过大,代理商就会亏损,代理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必须通过上市量的调节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毛猪价格高、白条猪价格上不去,是代理商亏损的主要原因。

  本周白条猪价格的波动区间小于上周,说明代理商的自我调节还是比较得力的。此外,更主要的是,中秋节过后,毛猪的价格依然坚挺,并没有出现节后连续下降的现象。

  由本周白条猪价格的走势可以看出,目前供求双方仍然处于价格的博弈阶段。养猪场希望毛猪能够卖个好价钱,市场希望肉价能够回落,双方处于博弈阶段。近期对养猪场来说,最有利的是全国普遍没有压栏猪,没有急于或者必须尽快销售的压力,所以毛猪的价格如果下降,养猪场可以适当多养几天,推迟出栏。这就是近期肉价坚挺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短时间内,肉价会在目前的这个价位波动运行,既不可能出现连续性的上涨,也不可能出现连续性的下降,而且升降的幅度都不会太大。供求双方就在博弈中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

  此外,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以后,民间消费确实有所扩大,肉价在供给充足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坚挺,就是内需强劲所给予的支撑。

  价格坚挺主要有2个原因,1个是需求强劲,另一个就是近期普遍没有压栏猪。养猪场对价格有着比较高的预期,达不到预期,养猪场就不出栏,多养一些时日也无妨。不过,从市场上上市的白条猪单重来看,本周上市的大部分白条猪的单重基本上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单片重在60-70斤/片左右,本周单片重在90-100斤/片的白条猪在逐渐增多。只有压栏猪增多以后,单片重超重的白条猪增多以后,肉价才有实质性下降。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鸡蛋价格继续回落,回落的势头受到养鸡场的抵制而出现波折。

  9月20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4.15元/斤,比9月20日的4.38元/斤下降5.25%;比2013年8月27日的4.38元/斤下降5.25%;比2012年9月27日的4.60元/斤下降9.78%。周环比明显下降;月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降幅较大。

  本周鸡蛋价格在周前期仍然处于连续下降阶段,周后期曾经有所反弹,但是,反弹以后价格仍然回落。周后期价格波动,说明鸡蛋价格如果继续下降,养鸡场会比较抵触。但是,由于临近国庆节长假,在国庆节假期中,鸡蛋的销量会下降,养鸡场不愿意把鸡蛋保存到国庆节以后再销售,希望节前把鸡蛋全部售完,因此,本周鸡蛋的上市量仍然较大,价格下滑。

  在鸡蛋价格下降的过程中,终端市场的销售商是不愿意多进货的,因为你如果进货量大,当日不能售完,明日的价格可能会下降,商户就会亏损。所以,“买涨不买落”的心理是自我保护的必然反映。在终端市场销售量下降的情况下,养鸡场又急于促销,价格就会回落。如果北蛋南运的规模仍然萎缩,短时间内鸡蛋价格回升的可能性不大。当然,出现一些小幅波动在所难免。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

  (一)基本概况

  本周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走势基本平稳,但是仍然保持在高位。

  9月27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20元/公斤,9月20日的加权平均价是2.19元/公斤,周环比上涨0.46%,微涨。周内的整体价格属于高位运行。

  周内的最高价是2.24元/公斤(9月22日),比上周的最高价(2.34元/公斤)下降4.27%;最低价是(9月24、25日)2.16元/公斤,比上周的2.19元/公斤下降1.37%。周内的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3.70%,明显小于上周的6.85%,说明本周菜价波动的幅度比上周有所收窄。收窄的原因就是最高价、最低价均有所下降,最高价的降幅略大一些,是价格继续冲高的动力不足的反映,同时也显示出价格一时难以下降。

  去年同期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1.62元/公斤,今年同比上涨35.80%,同比涨幅比上周的18.38%明显放大。去年同期菜价是在缓慢下降的,今年则是继续保持在高位。

  本周,新发地市场蔬菜的整体价格走势平稳,具体到各个品种的价格则是涨跌不一。比如萝卜类的价格,胡萝卜、卞萝卜、青萝卜价格下降,白萝卜价格上涨;比如茄果类的价格,黄瓜、西红柿价格上涨,圆茄、长茄的价格下降;鲜食花生、毛豆价格下降,鲜食玉米价格上涨;架豆、扁豆、白不老(白豆角)的价格下降,豇豆价格上涨。

  近期,北京市场上的蔬菜正面临着2个转换,即露地蔬菜向大棚蔬菜转换;主产地由北京以北向北京以南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衔接得比较理想的,价格下降,衔接得不太理想的,供应出现缺口的,价格上涨。

  部分蔬菜供应之所以出现缺口,主要原因仍然是天气的影响,前期产地的蔬菜提前退市,后期产地的蔬菜推迟上市或者是面临减产。而减产的原因也是天气的影响,一部分正处于苗期的蔬菜或者是被淹死或者是被“烧”(热)死。因此我们感觉,10月份的菜价仍然会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只有到了11月中旬后,长江以南的蔬菜开始上市时,菜价才能恢复到常年同期的水平。现在得到的消息是,福建、云南、广西、四川的蔬菜生产是正常的,那里的蔬菜在11月中旬前后就可以上市。

  (二)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生姜

  9月27日,新发地市场生姜的批发价是3.5-5元/斤,9月20日的价格是2.5-4.3元/斤,周环比上涨25%。去年同期是0.8-1.2元/斤,同比上涨325%。

  生姜的价格从6月份出现上涨以来,最近2个月的价格基本上保持稳定,略有上涨。但是本周的价格又上了一个台阶。

  新发地市场生姜的主要来源地是山东的潍坊,潍坊的莱州、昌邑、安丘是生姜产销大县。全国其他的县市也有生姜的种植,但是能够外销的,主要是这3个县。河北的唐山、秦皇岛也有外销的生姜,数量很小。

  每年的清明前后,山东、河北的生姜开始种植,寒露前后收获。目前已经快到寒露了,今年的生姜即将进入收获期。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生姜是去年寒露时收获的,新收获的生姜属于鲜姜,鲜姜入窖4-5个月以后再上市就是老姜了。在窖藏的过程中,鲜姜的姜芽会烂掉,然后再慢慢复平。整个过程中鲜姜停止生长,逐渐变为老姜。

  生姜的储存一般都是在地窖保存的,也有人曾经用冷库储存,但是冷库储存的生姜出库以后,很容易腐烂,所以现在基本上都是采用地窖储存的,是1家1户的农户储存的,几乎没有集中储存的,要想炒作很难。

  山东潍坊地区的姜农,家家都有深达6米的地窖,用以储存生姜。如果储存得当,可以储存2-3年。

  现在上市的生姜是去年寒露收获的生姜,去年生姜的产量较大,今年的储存量也比较大,按照正常的规律,今年生姜没有涨价的理由。而且现在马上进入新姜的收获期,从产地得到的消息说,今年生姜的亩产属于平年,个别地块的生姜有受淹的现象,总体上影响不大。

  在生姜储存量充足的情况下,生姜的价格从6月份出现上涨,原因就是种植面积减少。特别是安丘的生姜,受到“神农丹”的影响,已经种下的生姜被刨出,改种其他,全国3个主产县少了1个,明年生姜的供应量肯定减少。

  由于有了价格上涨的预期,生姜的价格从今年6月份出现上涨,在即将进入鲜姜的收获期时价格再度上涨,表明在明年新姜收获之前(明年的10月前后)生姜的价格将会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

  不过,生姜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高价格对消费的抑制作用会导致销量的下降,供求关系会在某一个价位上达到新的平衡。

  2、西红柿

  9月27日,新发地市场西红柿的价格是1-2.5元/斤,9月20日的价格是0.9-2.3元/斤,周环比上涨9.38%。去年同期是1.2-2.4元/斤,同比下降2.78%。

  目前新发地市场销售的西红柿主要来自内蒙的赤峰、河北的保定、辽宁的锦州、铁岭和北京大兴。价格最高是赤峰大棚西红柿,价格最低的北京、保定的露地西红柿,辽宁的居中。去年此时,西红柿的价格开始下降,今年则有所上涨。

  新发地市场的1位商户说:去年此时山东的西红柿开始上市,我是从山东向新发地市场运送西红柿,今年山东的西红柿也开始上市,但是现在的产量还很低,我是从新发地向寿光运送西红柿了,寿光的价格比北京还高。

  今年夏季,山东的气象条件不太好,1是温度高,2是雨水大。秧苗有的被淹,有的受热,导致现在的产量较低。不过辽宁大棚的西红柿今年受到暴雨的影响较小,半个月以后会进入上市期,西红柿的价格会有所回落。

  辽宁地区今年的雨水较大,露地蔬菜受到的影响较大,大棚蔬菜受到的影响较小,西红柿受到的影响就比较小,后期上市量会比较充足,目前价格上涨只是暂时的现象。

  3、长茄

  9月27日,新发地市场长茄的批发价是0.7-1元/斤,上周末是0.8-1.5元/斤,环比下降26.09%。去年同期是0.3-0.9元/斤,今年的价格同比上涨41.67%。

  本周上市的长茄主要来自辽宁的鞍山、山东的聊城和北京的大兴。其中鞍山的长茄是大棚生产的,从现在开始一直可以供应到明年的6月份。山东、北京的长茄是露地生产的,11月以后山东的长茄也是大棚生产的,现在还没有上市。北京的长茄10月份以后就会退市。

  本周长茄价格下降,主要是鞍山、聊城的长茄开始批量上市,拉低了北京长茄的价格。

  去年同期上市的长茄主要是北京自产的,价格较低,鞍山、聊城的长茄如果进京,商户就会赔钱,所以当时主要销售的是本地长茄。今年北京的长茄减产,为辽宁、山东长茄进京创造了条件。

  虽然辽宁长茄是大棚生产的,生产成本较高,但是辽宁长茄的果型不理想,比较粗,表皮的光亮度比山东的也略逊一筹,所以价格较低,售价在0.7元/斤上下,山东露地长茄的价格却可以达到0.9-1元/斤,北京的长茄好的售价与辽宁的不相上下,次的就没人要了。

  总体上看,鞍山是北京冬季长茄的主要供应地,今年种植面积超过去年,现在还没有到上市的高峰期,后期价格还有小幅下降的空间。冬季长茄的价格会有所上涨,但是供应应该不成问题。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