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北京新发地每周市场动态 (9.07-9.13)

日期:2013-09-20 19:35:04 字体大小:

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白条猪的价格连续下降。

  2013年9月13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9.43元/斤,比2013年9月6日的9.98元/斤下降5.51%;比2013年8月13日的9.80元/斤的价格下降3.78%;比2012年9月13日的9.10元/斤上涨3.63%。周环比明显下降;月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小幅上涨。本周白条猪的价格下滑的幅度比较明显。

  本周(2013年9月7日至2013年9月13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价格连续下降,毛猪供应充足的状况在市场销售的过程中得以充分表现。实际上,毛猪的供应一直是比较充足的,由于消费需求比较旺盛,造成供应略有偏紧的状况发生。在供应略有偏紧的情况下,毛猪的价格原本可以小幅上涨的。由于价格上涨,一些养猪场、户就愿意拖后一些时日出栏,反过来就放大了供应偏紧的局面,造成价格连续2个多月的上涨。惜售是造成价格连续走高的另一个推手。立秋以后,价格出现僵持,到本周,养猪场涨价的心理预期破灭,出栏量增加,价格连续下滑。

  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是9.93元/斤(9月8日),比上周的10.13元/斤下降0.20元/斤,降幅为1.97%;最低价9.43元/斤(9月13日)比上周的9.80元/斤下降0.37元/斤,降幅为3.78%。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50元/斤,高出5.30%,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的3.37%有所放大。放大的原因是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最低价均有所下降,最低价下降的幅度较大,价格差距拉大。

  最高价、最低价均有所下降,意味着毛猪的价格出现松动,毛猪供应充足的状况开始表现。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2034.57头,比上周(8月31日至9月6日)的1950.29头增加4.32%;比前2周(8月24-30日)的1813头增加12.22%;比前3周(8月17日-23日)的1741头增加16.86%;比前4周(8月10日-16日)的1721.86头增加18.16%。

  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1532.29头,今年同比增加32.78%。本周日均上市量环比明显高于上周;同比的增幅明显大于上周的27.28%,也大于前2周的13.29%。由此可以看出,日均上市量连续2周明显增加,市场上反映出购销两旺的局面。

  从日均上市量的变化来看,连续2周的上市量同比、环比大幅增加,这表明毛猪供应充足的程度明显好转。此前有人曾经预测,两节期间肉价可能上涨,现在价格却是在连续下降,这里面反映出1个道理,就是当大家都预期肉价会上涨时,肉价反而会下降。就是因为一些养猪场、户提前压栏,留待肉价上涨时出售。当大家都把猪留待预期会涨价的时候出售,由于集中出栏,价格反而会下跌。因此,我们仍然认为,新发地市场立秋当日出现的价格是近期的高价,只有到冬季来临以后,价格才有可能突破立秋当日的价格水平。

  本周,我国北方地区毛猪的价格比上周有所下降,下降的速度比上周有所加快。其他地区毛猪的价格大部分稳中有降,小部分波动、涨跌不一。北方地区毛猪价格小幅下降,其他地区的价格也会步北方地区的后尘的。不过,暂时的表现仍然是不时地出现一些波动,波动的幅度也很小,价格在波动中下行。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鸡蛋价格在连续2周冲高以后,终于调头向下,出现了连续下降。

  9月13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4.67元/斤,比9月6日的4.83元/斤下降3.31%;比2013年8月13日的4.06元/斤上涨15.02%;与2012年9月13日的4.79元/斤下降2.51%。周环比明显下降;月环比大幅上涨;年同比小幅下降。

  本周鸡蛋价格周环比虽然出现明显下降,但是下降以后的价格仍然大幅度的高于上月同期,而上月同期的价格是比较合理的价格,也就是说,后期还有下降的空间。

  本周鸡蛋价格下降,主要是北蛋南运的规模有所萎缩,北方鸡蛋供应的短缺局面逐渐缓解。

  1个月以前,南方客商开始从北方产区收购鸡蛋南运,初始阶段,南运的规模较小,运到南方以后,销售状况良好。随后,南运的规模逐渐加大,拉动北方产区鸡蛋价格连续上涨。在南运规模加大以后,大量北方鸡蛋运抵南方,造成南方地区供应略大于需求,销售状况并不理想,导致本周南运的规模有所萎缩。

  如果南运规模继续萎缩,北京市场上鸡蛋的价格还会连续下降。但是,北蛋南运的规模缩小与否,要看南方养鸡场鸡蛋生产恢复的程度。

  今年春夏之交,我国南方地区经历了长时间的强降雨,夏季又经历了高温酷暑和干旱的困扰,对当地的禽蛋生产造成一定的冲击,以至于8月以后鸡蛋供应出现紧张局面。不过,近期气温下降,气温基本上恢复到常态,禽蛋的生产也在恢复,北蛋南运的规模必然会有所缩小,北方鸡蛋产区的价格还会继续下降。

  连续3周,新发地市场新鸡生产的鸡蛋数量在逐渐增多。当H7N9病例出现时,北方养鸡场补充了大量雏鸡,当时补栏的雏鸡,目前都已经进入产蛋期,人们把这批新鸡称之为“青壮年鸡”,目前青壮年鸡在蛋鸡中所占比例较高,后期鸡蛋的生产会相当稳定,鸡蛋供应充足的程度一定会在价格上有所表现。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

  (一)基本概况

  本周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走出了小幅的冲高回落的曲线,价格仍然处于高位。

  9月13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26元/公斤,9月6日的加权平均价是2.32元/公斤,周环比下降2.59%,小幅下降,周内的整体价格属于高位运行。

  周内的最高价是2.38元/公斤(9月9日),与上周的最高价(2.38元/公斤)持平;最低价是(9月13日)2.26元/公斤,比上周的2.13元/公斤上涨6.10%。周内的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5.31%,明显小于上周的11.74%,说明本周菜价波动的幅度比上周明显缩小。缩小的原因就是最高价持平、最低价明显上涨,价格在高位保持相对稳定。

  去年同期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1.83元/公斤,今年同比上涨23.50%,涨幅明显。

  本周,新发地市场大部分蔬菜的价格走势平稳,前期价格较高的豆角类、椒类蔬菜的价格继续保持在高位;前期价格处于中间价位的蔬菜本周涨跌不一;前期价格处于低位的蔬菜价格小幅波动,略有上升。因此,尽管周环比小幅下降,但是本周菜价总体上是高于上周的。

  本周菜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3个:1个是北菜南运活动仍然在进行中,拉高北京的菜价;大白菜、圆白菜、莴笋、菜花、黄瓜、西红柿等就属于这种情况。1个是目前部分品种蔬菜面临产地转换的问题,前面产地的蔬菜提前退市,后续产地的蔬菜并不能提前上市,供应链出现断茬现象;椒类、豆角类蔬菜、西葫芦、团生菜等就属于这种情况。1个是前期雨水过大,影响了产量;大葱、长茄、圆茄、丝瓜、苦瓜等就属于这种情况。

  (二)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韭菜

  9月13日,新发地市场韭菜的批发价是0.4-0.7元/斤,9月6日的价格是1-1.5元/斤,周环比下降56%。去年同期是0.6-0.8元/斤,同比下降21.43%。

  本周韭菜价格环比降幅明显,1周的时间价格降幅超过5成。

  本周是秋季韭菜开始上市的时节。上周上市的韭菜主要来自河北廊坊的香河,本周韭菜的主产地除了香河以外,还有河北的邯郸和河南的安阳。邯郸和安阳的韭菜种植面积较大,今年也没有受到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产量比较大,供应期也比较长。

  9月12、13日,由于邯郸、安阳韭菜大量上市,市场上出现了“砸价”的现象,从河南运过来的韭菜,批发价只有0.4元/斤左右,价格过低了。

  2、大白菜

  9月13日,新发地市场大白菜的价格是0.45-0.65元/斤,9月6日的价格是0.4-0.6元/斤,周环比上涨10%。去年同期是0.35-0.5元/斤,同比上涨29.41%。

  2周之前,新发地市场大白菜的价格是稳中有降的,最近2周则是稳中有升。近期大白菜价格上涨,与北菜南运有关。目前上市的大白菜主要产地是河北张家口的张北县和沽源县,属于坝上地区,当地已经出现了几次初霜冻,气温已经很低了,据商户反映,收菜时要穿棉衣了。气温高的时候,大白菜如果不经过预冷就长途运输,大白菜根部的断口截面就会变黄、掉帮,损耗很大。现在当地的气温已经比较低了,可以自然预冷了,所以可以长途运输了。

  沽源、张北大白菜的销路扩大了,价格有些上涨。

  3、大葱

  9月13日,新发地市场大葱的批发价是0.75-1.5元/斤,上周末是0.8-1.4元/斤,环比上涨2.27%。去年同期是0.7-1.1元/斤,今年的价格同比上涨25%。

  近期山东大葱的价格居高不下,批发价一般保持在1.4-1.6元/斤左右,河北唐山玉田、天津宝坻的大葱价格一般保持在0.7-0.85元/斤左右,价格相对稳定,波动的幅度较小。

  但是,今年大葱的价格,特别是山东潍坊的安丘、青岛的平度的大葱确实是比去年同期高出一截。价格上涨并不是种植面积减少所致,而是当地降雨量过大造成的。

  山东大葱的种植方式与其他地方不一样,是把葱苗栽在垄沟里,随着大葱的生长,不断地往大葱上培土,土培得越深,葱白就越长,最后,大葱成垄,大葱之间成沟。所以山东大葱以葱白长和紧实闻名,号称铁杆大葱。但是,这种种植方式的弊病就是容易受淹,当小葱还在垄沟里的时候,雨水一大,小葱就被淹了。今年山东大葱就被淹了。实际上今年山东大葱的种植面积比较大,由于有不少地块的大葱被淹,所以产量有所下降。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