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2013年中秋旺季果蔬交易情况综述

日期:2013-09-15 23:52:30 字体大小:

又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市场照例进入了中秋前夕的交易旺季,持续时间基本为中秋节前一周左右。虽然交易状况还未达到拥挤不堪,不过车辆统计数据已显示,旺季前期载货车辆的进场量明显增多,同比增幅超过60%。近期所观特点有三:一是车辆载荷增大。运输车辆类型逐年呈大型化趋势,单车装载量快速提升;二是单位采购能力下降。企业迫于经济压力,政策约束,采购水果作为节日福利发放的热情趋于下降;三是进口水果销量下滑。中央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遏制公款消费水果,特别是消费进口高端水果。  
    本地蔬菜旺季效应显现。日均成交量约为120吨/天,占市场蔬菜交易总量的2成左右。相较半月之前稳于90吨/天有了大幅提高,这与节日蔬菜需求增加,价格行情看好,本地蔬菜种植户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有关。苦瓜、豇豆和番茄依然稳居近期交易量前三甲,成交量同比平均增幅约为20.6%18.1%和9.6%,各品种日综合均价为3.1元/公斤,去年同期为3.8元/公斤,同比递减18.4%。
  外地蔬菜竞争带来实惠。日均成交量约为700吨/天,近期来源地主要有兰州(约180吨/天)、杭州(约150吨/天)、义乌(约120吨/天)、内蒙(约80吨/天)、衢州(约50吨/天)、江苏(约45吨/天)、山东(约40吨/天)和本地(约30吨/天)。销售量较多的几个大宗品种为土豆、番茄、大蒜、洋葱和花生等。多数品种的成交均价与去年同期相比实惠不少,平均降幅接近于20%,主要原因各经营户在中秋旺季期间盈利心切,调货抵金频次增速过快,结果导致供大于求,压低了成交均价。
  水果销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旺季期间,品种丰富,虽然到货量与日俱增,不过经营户普遍反应今年旺季初期生意较往年清淡不少。日均成交量约为1800吨/天,同比下降18.8%。大宗品种分别为早桔、苹果、哈密瓜、冬枣、石榴和猕猴桃等。交易状况出现“三下降”,一是进口品种成交量下降。智利樱桃、美国提子、布朗李等由于送礼需求锐减,销量也随之大幅减少;二是单位采购量下降。水果价格的日益高涨,增加了作为福利品的发放成本,削弱了大部分企业的采购热情;三是实惠品种需求量下降。现今消费者出于自身消费考虑,对于价格不是那么敏感,在差价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愿意舍弃常规大众实惠品种,偏好购买口感良好的水果品种。石榴、猕猴桃、苹果、香梨等品种的成交均价同比下降,幅度约为15%左右,冬枣由于产量下降原因成交均价至少上扬40%。
  旺季初期的采购主力主要为企事业单位,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市民出于自用需要还将带来一轮水果的旺销。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