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梯田好美啊,快来,拍一张。”深秋时节,位于平和灵通山下的大松村千亩梯田稻子成熟了,金黄色的稻子层层叠叠,宛如给梯田铺上了一层黄金,美不胜收,引来许多游客到此打卡。
大溪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因境内有著名的灵通山风景区而闻名。今年以来,大溪镇充分挖掘村集体土地潜在资源,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退果还耕,退果还粮,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使低效益园变良田,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增加群众经济收入。
大松梯田共有1000余亩,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平和县硕果仅存的几处梯田之一。上世纪80年代,随着琯溪蜜柚铺开种植,有些山田都变成了果园,虽然大松梯田幸运地总体保存了下来,但也有局部区域变成了果园。
“响应政府的号召,退果还耕!”看着眼前金灿灿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大松村村民张藤水开心地说:“在还没退果还粮时,自家5亩梯田种植300多株蜜柚,近些年来丰产不丰收,每年只赔不赚,在这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真是赶上好时候,年初时,他积极将5亩蜜柚果园进行退果还粮,种上双季稻,可以每年收成两次,每年可以增加1万多元的经济收入!”
大松梯田内,所有山田已全部退果还耕,轮种的水稻成熟了,金黄色的稻子沿着山势层层叠叠,美不胜收。不少摄影爱好者和游客慕名而来,徜徉稻田,身临其境,尽情欣赏着这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入秋之后,大松梯田就成了我们镇的热门景点,在抖音、朋友圈经常可以刷得到,这些游客朋友惬意地在田中漫步、拍照,怡然自得。”大松村驻村第一书记林胜洁说,大松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大松梯田全部退果还耕后,今年以来又推进多个乡村旅游配套项目建设,如提升千亩梯田观景台,新建环山漫步栈道1200米、修复原木栈道长500米、修复休息驿站2个、亮化等打造大溪网红打卡点;此外还在梯田内建设稻草人、耕牛等景观造型,提升梯田看点等。
大溪镇镇长赖志慧说,乡村振兴是大溪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要的建设主题之一,下一阶段将继续以大松村作为示范点,展开新一轮红红火火的乡村振兴与生态建设。
退果还耕,实现粮食生态双丰收。据统计,截至目前,大溪镇全镇已实施园地改耕地287亩,盘活撂荒地247亩,退果还粮260亩、还耕960亩;规模土地流转种植水稻385亩,高标准农田种植结构优化种粮1560亩,遏制了耕地“非农化”、耕地“非粮化”现象,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效推动大溪镇农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行走在大溪镇的乡间田头,只见梯田鳞次栉比,如笔走龙蛇般地蜿蜒于大山之间,远处连绵青山碧绿如黛,近处青绿稻苗点缀在波光粼粼的稻田中,阳光照耀下的大松梯田与天光云影组成五彩斑斓的画面,梯田入画,梯田似画,展现出一幅独有的乡村田园画卷。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