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竹山常绿 林农长益

日期:2022-10-14 11:25:36 字体大小:

“林改让我们得到了实惠。”近日,永安市洪田镇上石村林农吴启南上竹山清理废弃毛竹,跟林竹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说起林改的好处深有体会。

永安是全国唯一的林业改革与发展示范区。早在1998年,洪田镇洪田村开始了“分山到户”的创举,被誉为“中国林改小岗村”。

这股“春风”也吹向了上石村的林农。通过“分山到户”,吴启南一家10多口人分得了10多亩自留山。伴随林改的推进,永安引导林农以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实现适度规模经营。2010年,吴启南将林地经营面积扩大到3000亩。

林子越来越大,育林资金从哪里来?

永安在全国首创林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49.74亿元。吴启南通过林权抵押贷款,用500多亩林地贷来了90万元,而且比联保贷款的利率低了不少。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国家采伐政策不断收紧。“我们合作社在上石村有500多亩杉木人工林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只能实行抚育间伐或小面积皆伐。”吴启南说,守住了绿水青山的同时,为了不让林农利益受损,永安市生态文明建设志愿者协会出资100多万元,以重点区位商品林赎买的方式,对这片林地进行了赎买。

林改“红利”并不只这些。

永安在全省率先探索重点区位商品林机制,累计完成赎买面积4.5万亩;在全国率先启动“福益贷”回购天然商品林,累计发放160余万元,回购天然商品林0.2万亩;成立全省首家专业化森林资源管护单位,设立全省首个碳汇专项基金并实施碳汇造林2000余亩……

近年来,按照“主攻二产、拓展三产、带动一产”的发展方向,永安“串”起了全市206家林竹企业,初步形成的全竹产业链成为当地农民增收最快的来源。去年,全市竹产业产值95.5亿元,农民人均竹山收入7000元。

作为国家级示范社,吴启南的合作社今年被列为全国森林经营试点单位。党的二十大盛会召开在即,林改东风必将迎来崭新气象,吴启南对此信心满满。

来源:福建日报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