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区立足资源条件和文化优势,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村建设入手,坚持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建设,努力打造以寿山石文化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功能齐全的新农村“精品村”。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寿山新农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多次赴寿山村现场指导,督促项目建设。确定了区直有关部门、乡镇分管领导负责土地流转、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村道路两旁街边立面景观改造等;并下拨200万元创建经费,加快推进寿山乡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
二是持续改善村容村貌,打造优美村庄。为保证整体建设效果,提升村庄品味,寿山村在合理规划设计基础上,投资440万元对进村公路沿线及主街沿街的97栋房屋进行统一粉刷美化、统一店牌店招,并对村道公路沿线、河道、农户庭院、房前屋后进行了绿化美化,大大提升了村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为配合寿山村“精品村”建设,寿山乡投资150万元对岭头至红寮公路沿线村庄房屋外立面进行了改造,并对岭头至寿山公路沿线进行了绿化美化。
三、强化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生态村庄。寿山村加强日常卫生环境管理,村域内建有一座垃圾焚烧炉和一座污水处理厂,配备有一支常年保洁环卫队伍,实施“门前三包”、垃圾清运、日常卫生保洁等各项规章制度。为进一步提升村域内的环境质量,以整洁、有序为目标,以治理“五乱”(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杂物乱堆、建筑乱搭、禽畜乱跑)为突破口,在全村范围内多次开展以彻底清理陈年垃圾、消除卫生死角、拆除违建搭盖、规范杂物堆放为重点的环境卫生大整治,有效改善了村庄的生活环境。
四、宣传动员全民参与,打造文明村庄。新农村“精品村”建设,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寿山村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学习会、印发《致广大村民一封信》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发动全民参与。制定了“村规民约”,与沿街商户签订了“门前三包”协议,让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断提高村民的村容整洁意识,规范日常乱丢垃圾、乱堆放杂物的不良生活习惯。
五、立足实际发展产业,打造特色村庄。“寿山石文化”是寿山村的魂,寿山村凭借国石文化,推动各项产业发展,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村”。一是持续打造寿山石交易一条街。对现有的寿山石交易一条街商铺进行有序规范,并在新建的十字街上进行延伸拓展,逐步将寿山石交易一条街打造成集寿山石加工、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寿山石文化旅游一条街;二是推进农业观光园区建设。目前,寿山村已对村庄周边200多亩农田实行了规模化流转,准备引资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形成农业观光园区,逐步打造成具有乡村田园特色的寿山石文化旅游精品村;三是按照堵疏结合的办法,在抓好矿山安全管理的同时积极探索在公路沿线一重山范围外的矿山合法、适度的开采,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保护和管理。四是以新农村“精品村”建设为契机,对寿山村现在的旅游景点进行有效整合,强化旅游宣传推介,发展“农家乐”等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配套产业,切实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寿山村—福州市“最美文化村”,位于晋安区寿山乡东北部,平均海拔650米,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凉爽,雨量充沛,距市区仅25公里。全村土地面积23.3平方公里,总人口1410人。寿山村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矿山公园—寿山国家矿山公园的核心区,境内有中国寿山石馆、寿山石古矿洞景区、寿山石交易一条街、善伯洞景区、田黄探宝溪等景区、景点,是避暑、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的理想场所。
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我们从实际出发,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村建设及“精品村”打造相结合,以强化寿山村村容整洁、有序为着力点,坚持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建设,全方位推进,努力打造以寿山石文化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功能齐全的新农村“精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