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白条猪价格大幅波动,价格在波动进行高位盘整。周内价格走势仍然呈现“V”字型,但是本周“V”的基点高于上周,高点也高于上周。
2013年8月2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9.80元/斤,比2013年7月27日的9.60元/斤上涨2.08%;比2013年7月2日的9.25元/斤的价格上涨5.95%;比2012年8月2日的8.75元/斤上涨12%。周环比小幅上涨;月环比涨幅明显;年同比涨幅较大。本周白条猪的价格波动明显,整体价格高于上周。
本周(2013年7月27日至2013年8月2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价格波动明显,价格在波动中上涨。
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9.88元/斤(7月28日),比上周(9.60元/斤)上涨0.28元/斤,涨幅为2.92%;最低价9.50元/斤(7月27日)比上周(9.13元/斤)上涨0.37元/斤,涨幅为4.05%。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38元/斤,高出4%,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的5.15%略有收窄。收窄的原因是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最低价同步上涨,最低价上涨的幅度略大于最高价上涨的幅度。最高价、最低价均上涨,意味着价格是在总体上上涨,而最低价涨幅较大,则意味着价格上涨的步伐是比较扎实的。不过,依照往年的规律,7月末出现的最高价往往是前期连续上涨后的峰值,也是后期入冬之前的最高值。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1732.57头,比上周(7月20-26日)的1784.86头下降2.93%;比前2周(7月12-19日)的1829头下降5.27%,比前3周(7月6日-12日)的1700.29头增加1.90%;比前4周(6月29日-7月5日)的1751.43头下降1.08%。
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1530.14头,今年同比增加13.23%,增幅小于上周的14.54%。上市量周环比下降,年同比增幅连续2周收窄。
上市量周环比下降,除了目前是消费淡季的因素以外,更主要的是屠宰场的日子不好过,并不是毛猪存量不足造成的(北方地区)。屠宰场如果在产地放手大量收购,比如导致产地毛猪价格上涨,而且收购量增加,上市量必然增加,上市量增加的结果就是白条猪批发价的下降。这样一来,屠宰场高价收猪,低价卖白条猪,亏损就会比较严重。所以,现在屠宰场宁肯不屠宰,也不愿意放手收猪。而北方地区的毛猪的存量并没有出现下降,前2周价格原本已经进入下降通道,可是受到南方毛猪价格上涨的拉动,本周价格又有所上涨。这种上涨,源于对高肉价的预期比较浓烈,已经开始惜售,从而造成毛猪供应不足、肉价连续上涨的假象。不过,这种肉价坚挺的状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另外,按照往年的规律,每年7月末,白条猪的价格都会跳一下,这主要是肉制品厂为了应对立秋“贴秋膘”的习俗,提前备货,对肉价产生的拉动。实际上,真正到了立秋节气当天,肉价其实并不很高,往往会低于7月末的价格。甚至不仅立秋当天的价格低于7月末的价格,中秋节、国庆节时的价格也低于7月末的价格。只有到了冬季来临,价格才有可能超过7月末的价格。
一部分人士依据所谓的“猪周期”规律,推断今年4季度肉价会上涨,准备了大量毛猪在4季度上市,希望能够卖个好价钱。当大家都准备挣钱、都认为能够挣钱的时候,恰恰是价格风险最大的时候,到时候未必能如人所愿。
机遇和风险是并存的,机遇越大,风险越大,养殖场需要审时度势。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鸡蛋价格总体上高于上周。周前期价格上涨,周后期小幅回落。
8月2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3.92元/斤,比7月26日的3.81元/斤上涨2.89%;与2013年7月2日的3.92元/斤持平;比2012年8月2日的4.15元/斤下降5.54%。周环比有所上涨;月环比持平;年同比小幅下降。
本周鸡蛋价格小幅上涨,主要是产地鸡蛋价格上涨。
北方鸡蛋产区,鸡蛋的供应是充足的,上周价格上涨是受到北方降雨较多,对收购及运输造成一定的影响,销地价格上涨拉动产地价格上涨。本周是北蛋南运活动的启动,拉动产地价格上涨。进入7月份以来,我国南方多地一直在经受着高温的“烤验”,当地蛋鸡的产蛋量明显下降,造成供不应求。南方客商大量涌入北方产区收购鸡蛋,造成北方鸡蛋产区价格的上涨,也造成北京市场上鸡蛋价格的上涨。因此,本周北京市场上鸡蛋价格上涨属于产地拉动销地的价格上涨。
由此看来,南方鸡蛋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完全的自给,还需要从北方产区收购鸡蛋,北蛋南运的活动还会继续进行一段时间,北京市场上鸡蛋的价格会在高于前期的水平上运行,基本上不会出现前期那么低的价格水平了。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㈠基本概况
本周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继续稳定下滑。
8月2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12元/公斤,7月26日的加权平均价是2.27元/公斤,周环比下降6.61%,平均每天下降近1个百分点,降幅明显。
周内的最高价是2.31元/公斤(7月28日),比上周的最高价(2.48元/公斤)下降6.85%;最低价是(8月2日)2.12元/公斤,比上周的2.27元/公斤下降6.61%。周内的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8.96%,小于上周的9.25%,说明本周菜价波动的幅度比上周明显缩小。最主要的是最高价出现在周前期,最低价出现在周后期,说明本周价格是在连续下降的,而且降幅较大。
去年同期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13元/公斤,今年同比下降0.47%,这是6月初以来价格同比首次低于去年同期。
本周,北京及周边地区没有明显的降雨,造成价格的稳步下降。更主要的是北方冷凉地区的夏季蔬菜开始大量上市,蔬菜供应的整体情况明显好于2周之前。
冷凉地区蔬菜的集中上市,迅速压低了蔬菜的价格。而且,后续蔬菜的供应仍然会比较充足,价格会在低位运行一段时间。
与北京市场供应不同的是南方地区的市场,那里仍然在经受高温酷暑的“烤验”,蔬菜价格是比较高的。在北方蔬菜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南方地区处于缺菜的状况。受到北方地区预冷能力的限制,北菜南运的规模难以扩大,蔬菜供应呈现出北方充足、南方短缺的现象。
前几年人们对冬季蔬菜的南菜北运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南菜北运的能力不断扩大,而对于夏季蔬菜的北菜南运的操作,重视的程度则有些欠缺,北方蔬菜的主产地冷库的建设有些滞后,在今年南方缺菜的情况下,没有充足的冷库预冷,即使把北方蔬菜运到南方,运过去的鲜菜也会变成烂菜,形成明显的苦乐不均。
㈡、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豇豆
8月2日,新发地市场豇豆的批发价是1.2-2元/斤,7月26日的价格是1.5-2.4元/斤,周环比下降17.95%。去年同期的价格是1.1-1.6元/斤,同比上涨18.52%。
本周上市的豇豆绝大部分来自山东的菏泽地区,也有一部分来自辽宁的葫芦岛,另有小北方来自北京周边及河北廊坊地区。北京周边地区豇豆的上市量很小,但是价格最高,主要适宜零售。辽宁豇豆即将退市,质量略低,价格也低。山东菏泽的豇豆开始大量上市,菏泽豇豆的质量最好,价格也最低,主要是批发,辐射到北京周边的市场。本周及后期豇豆的供应主要依靠菏泽。
山东菏泽豇豆大量上市以后,豇豆的价格快速下降,后期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今年菏泽豇豆的种植面积与去年同期大体相当。去年夏季,菏泽豇豆上市以后,价格是比较低的,压低了北京及周边地区豇豆的价格,今年这种情况很快就会重现。
2、尖椒
8月2日,新发地市场尖椒的价格是0.8-1.3元/斤,7月26日的价格是1.5-2元/斤,周环比下降40%。去年同期是0.6-0.8元/斤,同比上涨50%。
进入本周以后,北方尖椒各个主产区的尖椒几乎同时开始进入批量上市期,大面积的尖椒集中进入上市期也会,价格在快速下降,本周仅仅是价格下降的开始。
本周末,新发地市场尖椒的主要来源地包括:山西大同、内蒙赤峰、河北张家口、黑龙江绥化、吉林长春农安、辽宁锦州。几大产区尖椒的种植面积都不小,下周的上市量还会继续加大,价格很快就会接近去年同期的水平。
前期尖椒的价格比较高,主要是受到天气的影响,降雨较多且持续的时间较长,影响了尖椒的正常生长,使得尖椒不能够形成批量上市的条件。本周气象条件相对比较好,为尖椒快速形成批量上市提供了条件,几天的工夫,价格就降幅近半。与尖椒类似的还有柿子椒,其价格的走势与尖椒无二。
3、胡萝卜
8月2日,新发地市场胡萝卜的批发价是0.6-1元/斤,上周末是0.8-1.2元/斤,环比下降20%。去年同期是0.5-0.8元/斤,今年的价格同比上涨23.08%。
2周之前,胡萝卜的价格是比较高的,曾经达到过1-1.5元/斤的价位。当时价格上涨,主要是山东潍坊的胡萝卜即将退市,而河北承德围场的胡萝卜迟迟不能上市。潍坊的胡萝卜批发价上涨到1.5元/斤。当时北京周边生产的胡萝卜个头小,形状难看,过去根本卖不上价的胡萝卜也能卖到了1元/斤。
本周,围场的胡萝卜开始上市,迅速压低了潍坊胡萝卜的价格,现在围场的胡萝卜价格仍然略低于潍坊萝卜,主要原因就是围场的胡萝卜个头略小于潍坊的。北京周边的胡萝卜价格也同步下降。
今年围场胡萝卜的种植面积略多于去年,但是今年的上市期比去年有所推迟。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再过1-2周,围场的胡萝卜就都长成了,达到了商品规格,上市量就会明显加大,价格有可能接近去年同期的价格水平。
围场胡萝卜批量上市以后,内蒙赤峰、山西大同、河北张家口的胡萝卜会紧随其后上市,胡萝卜供应的局面就会大为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