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2013年7月份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日期:2013-08-02 14:29:56 字体大小:

    2013年7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价格波动比较剧烈,价格在波动中上涨。总体上看,本月价格虽然上涨,后期继续上涨的动力已经有所不足。

  7月初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8.93元斤,到月末,价格上涨到9.60元/斤,全月涨幅为7.50%,大于6月份的实际涨幅2.82%,小于5月份的实际涨幅22.78%。

  全月的最高价是9.88元/斤(7月28日),最低价是8.85元/斤(7月5日),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11.64%,大于6月份的7.94%。最低价出现在月初,最高价出现在月末,说明本月肉价是在波动中上行的。

  7月份的最高价9.88元/斤,比6月份最高价9.50元/斤上涨4%;最低价8.85元/斤,比6月份的8.80元/斤上涨0.57%,最高价、最低价继续全面上涨,表明7月份白条猪的价格整体高于6月份。另外,7月份的最高价上涨的幅度比6月份有所放大,说明肉价仍然保持一定的上涨动力;最低价上涨的幅度虽然有所收窄,仍然能够说明肉价整体价格上涨的步伐比较扎实,短时间内肉价回落的空间较小。

  7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加权平均价是9.18元/斤,比6月份的9.13元/斤上涨0.55%;比5月份的7.86元/斤上涨16.79%,比4月份的7.48元/斤上涨22.73%。比2012年7月份的8.73元/斤上涨5.15%;比2011年的12.06元/斤下降23.88%。

  7月份白条猪的加权平均价月环比是上涨的,年同比也是上涨的,仅仅比2011年同期明显下降。

  7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771.06头,比6月份的1704.63头增加3.90%;比5月份的1928.77头下降8.18%;比4月份的2158.73头下降17.96%。比2012年7月份的1514.10头增加16.97%;比2011年7月份的1296.84头增加36.57%;比2010年7月份的1605.39头增加10.32%。

  日均上市量月环比是增加的,说明今年肉类消费是淡季不淡;年同比是增加的,是近4年中上市量最多的月份,足见今年毛猪供应之充足。

  在上市量月环比、年同比均增加的情况下,加权平均价也在上涨,说明今年7月份的肉类供应好于常年,需求的旺盛程度也好于常年。7月份肉价上涨的动力来源于消费,并不是毛猪供应不足造成的。

  7月份白条猪价格上涨的主要时间段是7月的后半月,在前半月的时间段内,特别是上旬,白条猪的加权平均价甚至低于6月份水平。后半月北京市场上白条猪价格上涨主要是北方毛猪的价格上涨,北方毛猪价格上涨是受到南方毛猪价格上涨的拉动。南方毛猪价格价格上涨是春季仔猪存活率下降的所带来的后果。

  新发地市场本月的最高价出现在7月28日,这与往年同期基本类似。每年的7月末,白条猪的价格都会跳一下,这是因为临近立秋节气,肉制品厂都要提前备货,以应对“贴秋膘”的习俗。是肉制品厂在提前备货的情况下,拉高肉类的价格。去年7月份,高价出现在29日;前年出现在31日;2010年出现在29日;2009年出现在29日。而且按照往年的规律,真正到立秋的时候,肉价反而不及7月末的价格。不仅如此,甚至到冬季来临之前肉价都很难突破7月末的高价。只有2012年,7月份价格较低,8月份补涨,9、10月份价格回落。

  据北京1家规模养猪场场主反映,他所了解的情况是北京地区毛猪的存栏量没有减少,也没有增加,基本上与去年同期持平。另据辽宁1个村的散养户反映,他们村散养户毛猪的存栏量是增加的,增加的幅度很大。有的散养户自己家里的猪舍不够用,甚至用蔬菜大棚养猪了。    所以我们认为:

  1、近期肉价的上涨是需求旺盛造成的,不是毛猪供应不足造成的;

  2、北方地区毛猪的存栏量并没有减少,反而是增加的;

  3、在冬季来临之前,肉价很难突破7月末的价格。

  新发地市场7月28日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是9.88元/斤,这个价格是今年春节过后的最高价,很可能是11月前的最高价,8月份肉价会面临回调的风险。因此,养猪场,特别是散养户没有必要惜售,还是顺时出栏为好。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