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白条猪价格波动上行,周后期翘尾冲高。
2013年7月12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9.30元/斤,比2013年7月5日的8.85元/斤上涨5.08%;比2013年6月12日的9.20元/斤的价格上涨1.09%;比2012年7月12日的8.73元/斤上涨6.53%。周环比明显上涨;月环比小幅上涨;年同比涨幅较大。本周白条猪的价格波动明显。
本周(2013年7月6日至2013年7月12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价格在周后期连续冲高。
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9.30元/斤(7月12日),比上周(9.25元/斤)上涨0.05元/斤,涨幅为0.54%;最低价8.93元/斤(7月6日)比上周(8.85元/斤)上涨0.08元/斤,涨幅为0.09%。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37元/斤,高出4.14%,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的4.52%略有收窄。收窄的原因是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最低价同步上涨,最低价上涨的幅度略大于最高价上涨的幅度。价格虽然仍然剧烈波动,但是波动剧烈的程度已经继续放缓。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1700.29头,比上周(6月29日-7月5日)的1751.43头下降2.92%;比前2周(6月22日-28日)的1617.29头增加5.13%;比前3周(6月15-21日)的1594.71头增加6.62%,比前4周(6月8日-14日)的1874.14头下降9.28%。
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1493.43头,今年同比增加13.85%,增幅小于上周的22.90%。
本周,北京及周边地区连续降雨,因此出现了2个特点:1个特点是降雨的同时也出现降温,温度下降以后,肉类消费的需求就有所提高;1个特点是降雨影响了毛猪的收购,上市量减少,拉动价格走高。本周周后期价格连续走高就是这2个特点的集中反映。
周后期,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上市量还算比较充足,但是北京其他几个批发市场的上市量起伏较大,以至于附近的批发市场的销售商还要跑到新发地市场进货,也逐步拉高了新发地市场的价格。与此同时,产地的养猪场也盯着新发地市场的价格,当新发地市场的价格上涨以后,产地的价格也逐步上调。因此,本周白条猪价格上涨,并不是产地毛猪供应不足造成的,而是销地白条猪供应不足造成的,与产地毛猪的存量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本周,内地大部分地区毛猪价格波动的幅度较小,唯独辽宁及东三省地区毛猪价格波动的幅度较大,与北京市场上白条猪价格波动较大有着直接的关系。毛猪的价格与白条猪的价格互相之间是可以传导的。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鸡蛋价格继续下降。
7月12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3.19元/斤,比7月5日的3.35元/斤下降4.78%;比2013年6月12日的3.81元/斤下降16.27%;比2012年7月12日的3.58元/斤下降10.89%。周环比明显下降;月环比降幅很大;年同比降幅较大。
本周鸡蛋价格继续下降,养鸡场亏损再度加重,一些养鸡场已经开始淘汰蛋鸡了,而且淘汰的数量在加大。上周,东三省淘汰蛋鸡的价格为3元/斤,本周下降到2.7元/斤,淘汰蛋鸡的价格下降10%。价格下降,说明淘汰蛋鸡的数量加大。照此下去,当蛋鸡淘汰到一定程度,鸡蛋价格会企稳回升的。不过需要提醒养鸡场的是,淘汰的数量要适当,否则会物极必反。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
㈠基本概况
本周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波动得比较明显,价格波动上行。
7月12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26元/公斤,7月5日的加权平均价是2.20元/公斤,周环比上涨2.73%,涨幅较小。
周内的最高价是2.39元/公斤(7月11日),比上周的最高价(2.27元/公斤)上涨5.29%;最低价是(7月4日)2.15元/公斤,比上周的2.13元/公斤上涨0.94%。周内的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11.16%,明显大于上周的6.57%,说明本周菜价波动的幅度比上周明显放大。
去年同期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01元/公斤,今年同比上涨12.44%,价格仍然高于去年同期。
本周,北京及周边地区经历了1次较大范围的降雨,造成价格的明显波动。
进入夏季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常出现大范围的降雨和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对蔬菜的生长、采摘、收购造成较大的影响,以至于菜价经常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而南方地区受到暴雨的冲击更大,滑坡、泥石流频发,给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更不要说蔬菜的生产了。北方地区受到的影响较小,蔬菜的供应没有出现明显的问题,只是造成菜价的频繁波动,而且菜价已经连续1个多月高于去年同期了,6月中下旬的价格成为近几年同期的最高,至今仍然居高不下。
北京的夏季蔬菜主要来源于河北的张家口、承德和山西的大同、应县以及内蒙的乌兰察布、赤峰和东三省。据市场商户反映,本周北方地区的降雨,对蔬菜的整体供应影响不大。目前受到影响的是:
张家口张北地区的团生菜,部分菜田受淹。前2周北京上市的团生菜是张家口的赤城,现在是张家口的张北。张北的团生菜由2/3的菜田受淹,受淹的菜田有1/2可以恢复。不过,张北的团生菜销售完毕以后,尚志县的团生菜可以衔接,沽源的团生菜紧随其后。莴笋受淹,影响不大,莴笋也不怕淹。其他的如大白菜、圆白菜、菜花、芹菜、白萝卜受到的影响都不大。
辽宁地区露地的西红柿受淹,大棚西红柿没有受到影响。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辽宁及东三省夏季供应北京的蔬菜主要是豆角、椒类、西红柿。豆角的种植面积今年超过去年;椒类略有减少(山西略有增加);冷棚西红柿的面积增幅较大。近期辽宁冷棚的西红柿就要上市,2周以后进入高峰期,同时上市的还有内蒙的赤峰、陕西的临潼等地的西红柿,价格难以上涨。如果出现上涨,需要等到冷棚的西红柿退市,该露地西红柿上市时。不过,到那时,山东的西红柿又该上市了。后期价格能够出现上涨的恐怕只有豆角类、椒类,因为豆角类、椒类能够耐受长途运输。但是,豆角类、椒类需要预冷以后采用冷链运输的方式南运。
近期,许多人士关心菜价,认为南方受灾了,该从北方大量收菜了,北方的菜价会被拉高。但是,北菜南运的品种不会很多,主要是耐受长途运输的品种,至于其他品种,受到预冷条件的限制,数量不可能无限加大。北方地区冷库的能力有限,北菜南运的规模不可能突然加大。张家口、承德地区的冷库是近几年逐渐增加的,是08年以后才逐渐兴起的,东三省、内蒙、山西、陕西的冷库规模发展得还比较滞后。所以,北菜南运的规模可能会扩大,扩大的能力有限。
大部分鲜嫩蔬菜如果需要长途运输,预冷的程序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造成蔬菜的腐烂。
㈡、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韭菜
7月12日,新发地市场韭菜的批发价是1-1.8元/斤,7月5日的价格是0.6-1.5元/斤,周环比上涨33.33%。去年同期的价格是0.8-1.1元/斤,同比上涨47.37%。
本周韭菜的来源地较多,既有河北唐山的,也有河北廊坊的。既有头茬的,也有二茬的,还有三茬的,所以价格差距也比较大。本周末价格的上涨,除了降雨的影响以外,更主要的是7月13日就要进入头伏,北京地区讲究“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所以韭菜热销。过了头伏,韭菜就会降价。
2、油菜
7月12日,新发地市场油菜的价格是0.5-0.8元/斤,7月5日的价格是0.8-1.2元/斤,周环比下降35%。去年同期是1-1.5元/斤,同比下降48%。
本周的降雨,对北京地区蔬菜的生长影响较小,如果小油菜受淹,必然会出现烂根、烂心的现象,造成上市量下降、价格上涨的现象。本次降雨,对小油菜的生长没有造成影响,所以现在小油菜的价格在下降。
近期,上市的小油菜全部来自北京及周边的廊坊,以北京自产的为主。在目前的条件下,如果光照适当,2周就可以种植1茬,所以小油菜的价格就会涨涨落落。即使上涨,时间超不过2周,如果下降,时间也超不过2周。南方地区如果缺菜,种植小油菜,2周就可以上市,蔬菜的供应就会恢复。种植其他蔬菜需要的时间就会比较长了。
3、架豆
7月12日,新发地市场架豆的批发价是1.4-1.7元/斤,上周末是1.7-2.1元/斤,环比下降18.42%。去年同期是1.3-1.5元/斤,今年的价格同比上涨10.71%。
按说上涨10.71%其实也不算上涨,因为近几年人工费用上涨得比较明显,蔬菜价格适度上涨有利于农民增收,也有利于调动农民种菜的积极性。更何况今年春季姗姗来迟,豆角种植期推迟呢。
现在上市的豆角以山西大同的应县为主。应县就是有应县木塔的地方,唐朝的王勃还是谁在那里写过“白日依山尽”的地方。那里的豆角类蔬菜、椒类蔬菜、还有西葫芦等是北京夏季蔬菜主要来源地之一。
由本周架豆价格环比下降,可以看出当地降雨对蔬菜生长影响的程度。也就是说,南方一些地区暴雨成灾,北方虽然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北京蔬菜主要来源地的地方并没有出现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