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傍晚,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萍湖村的无花果种植基地里,村民正在热火朝天地裁剪果枝。“这是村企联建后打造的,带动农户60多户,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8万多元。”萍湖村党支部书记陈维樵说。
去年以来,涵江区通过“党建引领、村企联建”工作模式,引导异地莆田商会、非公企业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产业联谋、消费联帮,进一步为乡村振兴赋能。
把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推行“支部+企业+基地”模式,由农村党组织提供土地、劳动力、水电交通等方面便利,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共建生产基地,实行合作经营,带动农村共同发展、农民共同富裕。对产业发展较集中的村,鼓励以企业领办、党员带头创办的方式组建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股份分红、保底收购等方式,进一步促进村民增收。目前,全区已建立60家生产基地,220家农民合作社,发展了枇杷、无花果等40多个特色产业。
通过“结对帮带”“师带徒”模式,引导技术人员与农村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推行“差异化、小班化”技术培训,在乡村农家场院、田间地头等场所,开展技术培训或辅导,帮助群众提高发展本领。引导共建企业和商会通过集中采购、组织展销、搭建电商平台等形式开展消费帮扶,帮助群众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