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涵江:海上种新绿

日期:2021-11-30 10:25:13 字体大小:

日前,莆田市涵江区三江口镇党员干部“共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走进涵江区三江口城镇投资有限公司,随后与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组走滩涂,看发展,与项目组、施工单位在项目一线共同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记者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涵江区段)施工现场看到,身穿下水裤的工人们正沿着海堤滩涂,有条不紊地种下一棵棵红树林树苗。冬日风劲晴好,俯瞰木兰溪入海口左岸的涵江区段,海风拂过水面,成片的绿意争相摇摆,一道生机盎然的蓝色海湾风光映入眼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涵江区委书记连向红表示,作为木兰溪的入海口区域,涵江区践行绿水青山理念、推进蓝色海湾整治,将通过修复红树林湿地、黑脸琵鹭栖息地、海堤生态化改造等十项措施更好发挥木兰溪样本示范作用。

“种植红树林前,我们通过‘物理+生物’的方法清理了19万平方米互花米草,避免种植区域的生态稳定性受影响。”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涵江区段)负责人陈清峰介绍,此次红树林种植面积共30多万平方米,分布在红树林修复区域、海岸线滩涂区及科普区等,经过较长时间的生长后,将成长为高颜值的连片红树林带,为蓝色海湾增添浓浓绿意,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据介绍,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涵江区段)主要由海堤生态化改造、退养还滩、滨海湿地修复、滨海湿地配套4个工程组成,用地总面积120万平方米。为实现生态效应与社会效应的双赢,该项目依托红树林修复工程,配套建设了临江路便道、生态停车场、观鸟屋/亭、栈道及步道等,不仅为游客及附近居民近距离亲近、体验木兰溪湿地风光提供便利,也促进了蓝色海湾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把莆田‘奋战两个月,攻坚六十天’行动转化为实实在在成效,全力推进项目施工。”陈清峰介绍,当前,整个项目已进入扫尾攻坚阶段,预计12月初可基本完工。

“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莆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木兰溪流域系统治理统揽美丽涵江建设,不断巩固生态文明的木兰溪样本。”连向红表示,近年来,涵江区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治理、水经济六大体系统筹推进,构建和长效维护滨海健康的水生态环境,改善木兰溪入海口人居环境,让木兰溪入海口尽显生态之美,着力打造莆田蓝色海湾木兰溪生态修复涵江样板。

记者手记>>>

打造“木兰溪+”更多样本

白鹭成群,水草丰美,鱼翔浅底……过去难得一见的美景,如今在木兰溪畔随时可见。20多年来,莆田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和全流域系统治理的方法,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打造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木兰溪样本。木兰溪综合治理已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这意味着木兰溪综合治理被赋予了更高的战略定位、更深刻的战略内涵。

莆田清醒地认识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要把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在出台的《木兰溪流域系统治理和片区开发建设2021年行动计划》中,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总揽,以生态保护与修复为重点,以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巩固提升生态文明的木兰溪样本。

梳理近年来莆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综合性、系统性的项目推进。思想统一了,路子走对了,“南方节水样板”“流域系统治理样板”“水文化传承样板”“生态经济样板”等“木兰溪+”样板持续推进,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输出更多动力。

来源:福建日报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