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墒情评价及天气状况
本监测周期为2021年10月10日至2021年10月25日。
据10月25日西埔镇探石村、樟塘镇湖尾村、陈城镇白埕村、前楼镇岱南村五个农田监测点,土壤墒情监测结果分析,我县农田土壤墒情适宜。本次监测作物甘薯、芦笋等。其监测结果为: 探石村甘薯田0-20cm土壤含水量为11.57%,相对含水量为57.0%;20-40cm土壤含水量为13.68%, 相对含水量为67.4%。湖尾村甘薯田0-20cm土壤含水量为12.23%, 相对含水量为55.3%;20-40cm土壤含水量为13.08%, 相对含水量为64.4%。白埕村甘薯田0-20cm土壤含水量为10.45%,相对含水量为51.5%;20-40cm土壤含水量为12.16%,相对含水量为60.0%。岱南村芦笋田0-20cm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0.79%,相对含水量平均为53.1%; 20-40cm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2.08%,相对含水量平均为63.1%。
结果对比全县5个土壤墒情监测点监测结果为: 0-20cm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0.96%,相对含水量平均为53.6%,同比上升13.3%, 环比下降2.5%。20-40cm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2.90%,相对含水量平均为63.6%,同比上升12.0%,环比持平。
此监测周期据气象台预报2021年10月10日至2021年10月25日,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20℃。降雨量62.8mm,未来三天晴。
二、田间管理建议
1、甘薯生长此时进入薯块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这阶段管理要求对茎叶进行喷水保护茎叶不早衰,延长茎叶的功能期,促进薯块膨大,提高产量和品质。
2、芦笋冬季母茎更新期。于秋笋采收结束后(10月下旬)拔除老母茎,进行清园、退土晒土消灭地下病菌、虫源等田间管理。
三、墒情监测数据
2021年10月25日,东山县5个土壤墒情监测点监测结果汇总如下:
土壤墒情监测数据表
据10月25日西埔镇探石村、樟塘镇湖尾村、陈城镇白埕村、前楼镇岱南村五个农田监测点,土壤墒情监测结果分析,我县农田土壤墒情适宜。本次监测作物甘薯、芦笋等。其监测结果为: 探石村甘薯田0-20cm土壤含水量为11.57%,相对含水量为57.0%;20-40cm土壤含水量为13.68%, 相对含水量为67.4%。湖尾村甘薯田0-20cm土壤含水量为12.23%, 相对含水量为55.3%;20-40cm土壤含水量为13.08%, 相对含水量为64.4%。白埕村甘薯田0-20cm土壤含水量为10.45%,相对含水量为51.5%;20-40cm土壤含水量为12.16%,相对含水量为60.0%。岱南村芦笋田0-20cm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0.79%,相对含水量平均为53.1%; 20-40cm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2.08%,相对含水量平均为63.1%。
结果对比全县5个土壤墒情监测点监测结果为: 0-20cm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0.96%,相对含水量平均为53.6%,同比上升13.3%, 环比下降2.5%。20-40cm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2.90%,相对含水量平均为63.6%,同比上升12.0%,环比持平。
此监测周期据气象台预报2021年10月10日至2021年10月25日,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20℃。降雨量62.8mm,未来三天晴。
二、田间管理建议
1、甘薯生长此时进入薯块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这阶段管理要求对茎叶进行喷水保护茎叶不早衰,延长茎叶的功能期,促进薯块膨大,提高产量和品质。
2、芦笋冬季母茎更新期。于秋笋采收结束后(10月下旬)拔除老母茎,进行清园、退土晒土消灭地下病菌、虫源等田间管理。
三、墒情监测数据
2021年10月25日,东山县5个土壤墒情监测点监测结果汇总如下:
土壤墒情监测数据表
监测 地点 |
作物 类型 |
作物 生育期 |
不同土层 自然含水量(%) |
土壤相对 含水量(%) |
土壤墒情 评价(旱) |
||
0-20cm | 20-40cm | 0-20cm | 20-40cm | 0-20cm | |||
西埔镇探石村 | 甘薯 | 薯块膨大期 | 11.57 | 13.68 | 57.0 | 67.4 | 适宜 |
樟塘镇湖尾村 | 甘薯 | 薯块膨大期 | 11.23 | 13.08 | 55.3 | 64.4 | 适宜 |
陈城镇白埕村 | 甘薯 | 薯块膨大期 | 10.45 | 12.16 | 51.5 | 60.0 | 适宜 |
前楼镇岱南村 | 芦笋 | 母茎更新期 | 9.69 | 12.33 | 47.7 552.1 | 60.7 | 适宜 |
前楼镇岱南村 | 芦笋 | 母茎更新期 | 11.88 | 13.27 | 58.5 | 65.4 | 适宜 |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