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把合作做强。采取“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街道辖区注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5家(合作社39家),其中青礁金荣发果蔬专业合作社、古楼寅午戌养殖、深川水产等1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链逐步发展壮大。利用科技特派员资源,开展村校企战略合作,实现非遗文化、科技教育、课题科研进乡村,构建“学校+农耕”“职业教育+乡村振兴”的校村企促振兴新模式,如集美工业学校在青礁村和文圃研学公司设立“非遗传承工作站”,既为乡村培育人才,又助推企业发展。
二是把产业做优。结合芦塘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耕读文化、书院文化、颜氏家训等以本地非遗特色的文创衍生产业,引进社会民企投资,建设芦塘研学基地,已完成一期投资1300万元,有效盘活闲置土地约120亩,获批厦门市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0年8月试运营以来,已开展各类活动40余场,累计接待约1.2万人次,进一步带动周边民房出租和劳动力就业。
三是把旅游做活。进一步提升福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院前济生缘合作社的旅游产品,带动周边村(居)共同发展。2020年以来,海沧街道把慈济文化、开台文化、青礁村进仕文化、耕读文化及海沧社区海丝文化、侨乡文化串联起来,策划建成乡村旅游动线,实现了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同时,海沧街道结合乡村振兴建设,培训村民发展餐饮、民宿等产业,做好休闲农业和全域旅游,促进农民转产就业。青礁村入选“全国第二批重点旅游村”和全省首批“金牌旅游村”。(海沧区)
编辑:陈志华
来源:厦门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