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莆田城厢:绿水青山画卷美

日期:2021-07-26 15:17:09 字体大小:

绿水青山画卷美,乡村振兴踏歌来。今年以来,在莆田城厢大地上,乡村振兴奏响了一曲奋发有为的时代乐章,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为抓手,农业产业化取得明显进展,生态美农民富,文化新幸福强,交出一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满意答卷。

  紧扣产业兴旺 推动生态宜居

  常太镇溪南村5G智慧果园种植枇杷4000多棵,是常太镇打造的首个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基地。果园内设置了物联网采集、水肥一体化、视频直播、果树认养和区块链枇杷溯源五大系统,可实现枇杷种养、采摘、质检、销售、物流等全程追溯。科技兴农的魅力,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

  紧邻九龙谷景区的溪南村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溪南村闲置农房较多,之前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盘活。”村党支部书记王剑平说,村里投资500多万元对闲置房屋进行统一立面和景观改造,打造民俗休闲一条街,吸引游客来此休闲消费,并参观村里的图图生态园等景点,释放旅游红利。村里还将打造民宿、露营地等,让群众吃上“旅游饭”,也将生态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城厢区农业产业办负责人许秀忠介绍,该区因地制宜加快种植业、畜牧业发展,重点推进市级桂圆产业园、县级蛋禽产业园建设。目前,华亭镇郊溪、五云、后塘的67公顷龙眼标准化果园基地建设和莆田天顺利邦存栏80万羽现代智能化蛋鸡项目进展顺利,桂圆产业园已完成基地项目建设,矮化嫁接龙眼44公顷,累计已完成投资473万元。蛋鸡项目办公楼、育雏舍设备安装等基本完成,已累计投资6490万元。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该区组织开展新一轮莆田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力争到2021年底全区新增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以上。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城厢区人居办郑剑锋介绍,全区涉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共93个村,已全部完工,共新建公厕240座,已基本形成每1万人4座公厕和1个村至少有1座及以上水冲式公厕的布局。今年以来,铁路沿线累计复绿荒地4处、清理垃圾杂物3处、整治裸房2栋。

  村强民富,2019年以来,该区培育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村5个,按照“企业统一运营,村级集体受益”的办法组织实施资本运作,实现试点村每年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不低于3.5万元。

  公共服务提升 强化基础配套

  7月15日,在华亭镇五云村“党建+”乡村邻里中心,几位老人正在缴纳社保费。这个1200平方米的乡村邻里中心,服务辐射范围可涉及本村及邻村隆兴村,覆盖人口约6300人。中心可为留守老人提供领收养老金服务,代收电费、话费、医保、社保等。同时,整合五云、隆兴医疗所,最大限度发挥医疗服务作用,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此外,该中心采用“线上+线下”方式,打通基层治理服务数据信息共享通道,实现数据信息归集共享和实时推送。

  公共服务提升,基础设施强化,是乡村振兴的必要因素。区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许丹丹介绍,全区推进基层社区网格化服务治理,发动网格力量参与“党建+”邻里中心、“综治+”社会治理建设和服务,将网格员打造成流动服务窗口,为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医保代缴、社保认证、代办门牌、挂号预约等各类便民服务事项。

  乡村振兴,人才引领。该区壮大人才队伍,配齐要素保障,启动新一轮“三支一扶”计划,征集2021年度“三支一扶”岗位15个。对在农村工作满25年且仍在农村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已取得高级职称资格的,可不受岗位职数限制直接聘任专业技术岗位七级。今年上半年,全区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提升培训3334人次,持续提升职业技能。

  孩子是广袤乡村发展的未来。城厢区推进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2021年计划教育类建设项目12个,倾斜农村学校,推进“改薄”工作,投入专项资金180万元购置设备,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该区探索把丰富、便捷的养老服务覆盖到每个居民家门口,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从“老有所养”走到“老有宜养”,多维度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据悉,全区今年新建4个长者食堂,并给予运营补贴,促进长者食堂长效常态运营。同时开展2021年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目前已服务3000多人11903人次,并在华亭卫生院内开展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项目。

  脱贫攻坚,不落一户,不掉一人。该区持续开展脱贫户挂钩帮扶工作,2021年以来累计入户专访帮扶1500余次,健全防止返贫监测机制,实施精准帮扶,出台提升脱贫质量政策。开展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强化“造血功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促进文化繁荣 倡导文明新风

  近日,一场游园活动在常太镇莒溪“党建+”乡村邻里中心举行,为村民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快乐的平台,同时活跃了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

  莒溪“党建+”乡村邻里中心服务范围辐射下莒、埔头、溪南、溪北、过溪、南川、山坑等村庄。如今,城厢区乡村邻里中心成为乡村文化发展繁荣的“大舞台”,为乡村振兴凝聚精神动力。该区还深化区、镇、村三级单元联动,推进华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自去年建设华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以来,共开展活动60余场,受惠群众8.5万人次,截至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总数达2000多人。

  “近日,城厢区5个党建+邻里中心文化驿站完成选址,项目计划投资70万元。同时,1个多功能运动场、1个室内健身房和7处室外健身路径也已完成选址,投入资金150万元。”许丹丹介绍,城厢区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宣传动员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人心、整合力量,通过文化建设守护乡村。同时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保障,全区8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2021年度省区市三级共计配套1610.76万元,

  乡村,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是对更美的环境、更鼓的钱包、更幸福的生活的向往。城厢区持续推进建设高水平美丽乡村,奋力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打造最美家园,让乡村振兴体现在农民幸福的笑脸上。

来源:湄洲日报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