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受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响,家禽及其产品流通受阻,消费下降。为恢复和保护家禽生产能力和家禽消费市场,满足市民对家禽的放心消费需求。5月16日,上海召开推进冷鲜鸡销售专家座谈会,鼓励扶持冷鲜家禽销售市场发展。新民网记者从会上获悉,上海将试点冷鲜鸡的销售,鼓励扶持冷鲜鸡销售市场,并建立追溯系统,让消费者能直观的知道购买鸡的身份信息。
冷鲜鸡肉比热气鸡肉更安全
据悉,冷鲜鸡肉是指对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屠宰后的鸡胴体进行冰水冷鲜、风冷,使鸡胴体温度在1小时内降为0-4℃,然后进行保鲜处理和包装,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的鲜鸡肉,香港民众称之为冰鲜鸡。热气鸡肉是指活禽现宰现杀,没有经过预冷与消毒处理的鸡肉。冷鲜鸡肉具有安全卫生、汁液流失少,质地柔软有弹性,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
据了解,欧美国家经过加工的肉鸡几乎占100%,而推进冷鲜鸡销售,则有着预防禽流感、倡导健康安全饮食理念、保护美化环境、与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等好处。
会上,市商委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在销售过程中,冷鲜鸡要和光鸡、冻鸡做好标示的识别,与市场上的分割鸡做出区别。目前上海冷鲜鸡零售店也将陆续恢复销售。
被市场认可尚需过程
冷鲜鸡能否进一步推广确实存在一些障碍,相关人士也承认这需要一定的过程:“香港通过30年的努力,目前市场上,三分之一是活鸡屠宰,三分之二是冷鲜鸡。”
主要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后,消费者是否已经对鸡肉制品的食品安全恢复信心。其次,大家对冷鲜鸡的认识也不够,在传统来说消费者喜欢活鸡,刚刚进入市场的冷鲜鸡不易打开市场。
第三,宰杀后销售的鸡,包括冷鲜鸡、冻鸡、光鸡等没法直观识别,不太符合市民们的消费习惯。“对于已经屠宰好了的鸡,我也没法区分是什么品种,养了多长时间。”商委相关人士坦言,对于这些问题,除了冷鲜鸡的追溯系统之外,屠宰过程中多个部门也要加强监管,但最主要的还是企业的诚信。
新闻背景 冷鲜鸡有哪些好处?
一是有利于减少活禽交易,预防各种类型的禽流感的发生。活禽从养殖场运到市场,温度、湿度等储存条件发生变化,活禽反应较大,容易生病感冒,或诱发流感。
二是有利于倡导健康、安全的饮食理念。活禽进货渠道不一,品质无法控制,若发生质量问题,产品质量难以追溯,食品安全难以保障。对于非专业消费者来说,由于对活禽的健康状况不认识,也容易误买病鸡或劣等鸡。而冷鲜鸡可以实行工业化生产,生产过程的质量可得到保证。通过全程质量控制,利用冷链物流技术,实现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一体化冷链物流运作;建立温度监控和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在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品质可控性和安全性,可保障食品安全、消费者健康。
三是有利于保护和美化环境。市场存放活禽,存在鸡粪、鸡毛及鸡血等屠杀的副产物,环境卫生差,影响市容市貌,加上市场上人员流动大,容易引起疾病传播;若活禽存在流感,不仅会传染整个市场,而且由于车辆消毒措施跟不上,会将病毒向外散播,形成交叉感染。
四是有利于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相适应。欧美国家经过加工的肉鸡几乎占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