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滇产冬马铃薯全国最早上市

日期:2013-04-11 12:39:06 字体大小:

石屏冬马铃薯上市了。昨日,石屏县高家湾村民高照旺家的2.2亩冬马铃薯开始收获,并运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成为全国最早一批上市的鲜薯。由于使用了新技术,高照旺家创下了亩均4.562吨的超高产,3.8元的市场价,净收入近3万元。和他一样利用冬马铃薯科学栽种致富的,在云南省并不算少数。

在云南省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的带领下,云南农业大学反季马铃薯研究小组针对云南省冬春连旱特点,在云南省低海拔河谷地区推广冬马铃薯无公害超高产技术的示范和应用,经过两年示范推广,已种植近10万亩,增产3.6亿公斤,增收9亿元,成为利用云南省独特气候叫响高原特色农业的范例之一。

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云南省马铃薯主要是夏季(正季)生产,即5月播种,10月收获。

由于10月是集中上市期,因此鲜薯价格低。而冬马铃薯每年11月至12月播种,翌年3月至4月收获,是全国最早上市的鲜薯。虽然云南省的温度适宜地区也有种植反季马铃薯的传统,但因缺乏技术手段及近年来干旱的影响,产量普遍不高。如何科学高效种植冬马铃薯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云南农业大学反季马铃薯研究小组自2009年起便开始科研攻关,并在瑞丽小范围试验示范获得成功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适宜在全省大部分地区推广应用的冬马铃薯无公害超高产技术。去年,在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支持下,研究小组在红河、临沧、西双版纳、德宏、保山等州市进行了示范推广。两年来累计推广示范近10万亩,每亩鲜薯平均产量可达4.12吨,是正季产量的2倍以上,减少农药用量91.1%,每亩助农增收5627元。

课题组两年多的田间试验表明,在云南省低海拔河谷地区,有近200万亩的冬闲田或水浇地适宜发展反季马铃薯,而这套马铃薯无公害超高产技术也将在两年间推广覆盖至全省适宜地区,助薯农增产增收。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