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光泽县鸿建科技农庄内一派忙碌景象:二三十名工人,分散在方圆60亩的庄园里,或挖池整塘,或垒石搭架。
12年前,鸿建农庄总经理吴建平创办了这个农庄。头五六年,不管是养甲鱼、养虎纹蛙,还是种蔬菜,经济效益都不错。可近两三年,效益急转直下。
用传统方式搞单一种养没有出路,必须求变来生存发展。去年9月初,省高校服务海西专家团到光泽搞对接活动。福建师大生命科学院的张鼎华教授,也是专家团成员之一。张鼎华五六年前曾在光泽挂职,对鸿建农庄经营模式比较了解。张鼎华建议吴建平搞创意农业。
鸿建原本就是集种植养殖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庄,去年7月,又被省旅游局评为“四星级乡村游示范点”。这样的基础条件,转向从事创意农业很有优势。张鼎华回福州后不久,就为鸿建农庄转轨创意农业制定了一个详细规划。
2012年10月中旬,鸿建创意农业园土建正式动工。吴建平拿出60亩地,总投资200万元,把原来分开养殖的甲鱼、虎纹蛙,一起集中到蔬菜地里来养。也就是在一块地里,中间挖一口小坑塘,塘的四周种上蔬菜,蛙和甲鱼或水中觅食,或菜地栖息;用动物粪便及废弃的食用菌种,当作蔬菜的肥料,又可繁殖大量的蚯蚓;蚯蚓是甲鱼、蛙的天然饵料,又能通过体内分泌的一种酶,来改良土壤和防治蔬菜病害,并且,小坑塘里产生的养殖肥水,也利用喷灌方式回浇到菜地里,实现种养零排放、零污染。
“通过如此般‘创意’,预计每年可亩产野生甲鱼150公斤左右,按目前每公斤300元上下的行情,仅养甲鱼这一项,一年亩产值就可达4万元。”吴建平掰着手指头算起效益账来。他说,除甲鱼外,每亩地还可同时放养2万只虎纹蛙,一年养2季,可年产虎纹蛙5000公斤,产值也在6万元以上,加上每年每亩蔬菜还可创收5000元左右,如此算来,一亩地年总产值将超过10万元,按至少50%的纯利润来折算,创意农业的价值便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