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让东方茉莉香飘五洲

日期:2012-12-26 10:22:51 字体大小:

各国茶叶专家在“2012鼓岭茉莉花茶文化论坛”上共植象征友谊的茉莉花树。

  18日,福州市政府主办的“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中国福州,世界名茶——福州茉莉花茶北京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发布会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推广福州茉莉花茶,并举行福建春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敖峰闽榕茶业有限公司“中国驰名商标”授牌仪式。

  在日前召开的世界茉莉花茶文化鼓岭论坛上,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福州茉莉花茶“世界名茶”称号,这是唯一获国际茶业界公认的“世界名茶”。这也是继去年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福州“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称号之后,福州茉莉花茶获得的又一世界级荣誉。福州茉莉花茶产业的含金量在不断的革新与升级中正迅速提升。

  好一朵东方茉莉

  福州是“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其茉莉花茶历史上曾经蜚声海外。茉莉花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茉莉花茶转型升级、打造品牌的天然优势。

  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冰心先生的女儿、北京外国语大学吴青教授深情回忆起母亲对故乡茶茗的钟爱:“从我记事起,家中只要喝茶,就喝茉莉花茶。无论来的是中国客人,还是外国客人,妈妈总会端出茉莉花茶。”

  茉莉谐音“莫离”,自古以来被国人选为友谊的象征。1972年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国尼克松总统时喝的就是福州茉莉花茶。解放后至今,外交部的茉莉花礼茶全部为福州制造,福州茉莉花茶在国际上长期享有“中国春天气味”的美誉。去年的第三届海峡论坛两岸特色乡镇交流对接活动上,台湾彰化县北斗镇与福州仓山区城门镇举行互赠茉莉仪式。彰化县北斗镇原镇长洪参民说,100多年前,福州茶商将“福州种”单瓣茉莉花苗引种到台湾,目前种植地区有彰化、苗栗、南投、云林、嘉义等地。这正是两岸间流传百年的“茉莉——莫离”佳缘。

  另一方面,茉莉花茶还深蕴中华养生文化。茉莉花自汉朝随佛教传入福州之后,中医很快就认识到茉莉花的药用价值:安神、解抑郁、中和下气。卫生部十大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赵霖研究员说:“在欧洲做访问学者时,就有很多朋友跟我说喜欢喝茉莉花茶。茉莉花茶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化学成分。”

  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成就了茉莉花产业曾经的辉煌。上世纪30年代,福州茉莉花茶年加工量就达7500吨,成为中国销量最大的茶叶品种。在上世纪80年代的产业巅峰期,福州种植茉莉花面积曾高达10万亩,年加工量接近8万吨,占全国市场八成份额。

  找回“失去的N年”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城市化进程导致茉莉花园面积骤减,茉莉花茶种植成本上升,利润摊薄等种种原因,福州茉莉花茶产业遭遇“寒冬”。 如何找回“失去的N年”,推动福州茉莉花茶产业迎来复苏的春天,成为近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振兴茉莉花产业的着力点。

  目前,福州茉莉花茶已成为我国唯一具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原产地产品保护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个地理标志的花茶。福州茉莉花茶种植和茶文化系统也进入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名单,正在筹备申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尽管国际经济大环境连续遇冷,福州茉莉花产业发展却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据统计,福州全市现有茶园14.4万亩,茉莉花园1.8万亩,2011年实现茉莉花茶产量1.1万吨,产值17.8亿元。

  为了让这朵东方茉莉香飘五洲,11月福州市政府出台《加快茉莉花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福州茉莉花茶产业的七点意见,力争“十二五”末,全市茉莉花种植面积达3万亩,实现产值30亿元,推动茉莉花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福州将从推进生态种植加工、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实施文化兴茶战略、着力健全保障体系等方面,谋求加快壮大茉莉花茶产业,把福州打造成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平台。

  福州计划进一步加强生态茉莉花园、茶园基地建设,通过整体规划、因地制宜、科学布局,逐步建成闽江、乌龙江、马江、敖江、大樟溪沿岸茉莉花生态走廊,以及罗源、永泰、连江、闽侯、晋安、闽清等高山区生态茶园区。结合发展都市农业,下大力建立一批集旅游、生态加工为一体的茉莉花茶产业园区,着力在仓山、马尾等地建立5000亩世界级茉莉花茶生态种植加工旅游园。并将依托全省茶业资源优势以及福州茉莉花茶文化资源,计划建成世界级茶业交易市场、茶业电子交易平台。

  致富花 致富茶

  飞速扩大的产业规模正在为民营企业和茶农带来新的致富机遇。

  “我们欢迎更多的企业加入到福州茉莉花茶产业中来。”闽榕茶业公司董事长王德星认为,“这是一个民营企业的投资良机。从上游的茶叶和茉莉花茶的种植,到下游的营销平台,以及前期的技术研发,企业抱团发展有利于行业协会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福州正着力推动福州茉莉花茶茶业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机构建设,逐步扩大茶艺师、评茶师人才队伍;鼓励龙头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嫁接联营;鼓励乡、村、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组建茉莉花茶合作社;建立茉莉花茶产业的权益保障以及金融服务机制,市财政将根据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发展需要,安排专项资金加以扶持。

  当前,福州全市从事茶叶生产经营的人员近10万人;福州茉莉花茶企业100多家,其中,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茶叶百强企业6家、国家农产品(茶叶)加工研发中心1家、院士工作站2家;带动茶农、花农2.6万户,户年均增收1.2万元。2008年,福州茉莉花每公斤价格为12-20元,均价为16元;2012年为24-48元,均价为36元,上涨125%,花农每亩年均增收9000元以上。

  随着福州茉莉花茶走向世界的步伐逐步加快,市场行情也不断看涨。在201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福州茉莉花茶品牌价值达18.27亿元,位列全国十强。2011年,福州茉莉花茶仅由福州港出口的就达1500多吨,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2012年,中国茶叶出口平均单价为3.24美元/公斤,茉莉花茶出口平均单价为6.22美元/公斤,是全国茶叶平均价格水平的近两倍,其中尤以福州茉莉花茶的出口单价为最高,福州产的中档茶如茉莉银毫出口单价为65美元/公斤、茉莉龙珠(三春)为55美元/公斤。福州茉莉花茶真正成为福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致富花、致富茶。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