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全市食品产业千亿产值行动计划动员大会在武夷山召开。市委书记裴金佳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市长林宝金作动员部署。市领导周秀光、张建光、黄健平、梁伟新、曹聪、张培栋、杨荣郎、吴荣才、陈美琼、刘亚圣、刘山鹰、郭翠莲以及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会议,福建圣农、建阳武夷味精、松溪亚达等食品企业代表、高校专家学者、客商代表应邀参会。会议要求,我市要发挥绿色优势,推动产业升级,聚集资源要素,增强发展合力,打造千亿食品产业。
会议提出,要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全市食品产业总产值到2016年达到1000亿元,在实际工作中力争到2015年提前实现这个目标。同时,建成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成1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禽肉、白酒、茶叶领域的研发水平及检测能力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0件,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200件;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基本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基本建立食品安全控制和监管体系,初步建成“绿色食品城”。
裴金佳指出,实施食品产业千亿产值行动计划是我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的重大举措。一要提高认识。南平生态资源丰富,具有发展食品产业的比较优势。随着国家产业转型的整体推进,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健康安全越来越重视,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为食品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快食品产业发展,南平有机遇、有优势、有潜力、有动力。二要拓展思路。食品产业要形成竞争力,必须将特色做足、规模做大、优势做强。要选准方向,从最具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领域入手,深化产业链梳理,明确发展方向,集中力量培育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范围内的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要集中集聚,抓紧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专业园、特色园,加快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上下游配套的企业,延伸拉长产业链,促进食品企业集群式、链条式发展。要重视品牌塑造,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加大区域性品牌的整合力度,积极开展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和商标注册,推行统一包装、标志使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打响南平食品产业品牌。要打造龙头,鼓励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主业、加强科技创新、开展资本运作,实现快速增资扩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在我市设立生产基地;坚持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实现种养、加工、观光等有机融合。三要推动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好平台建设,加强物流、仓储、食品检测、标准论证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金融、中介组织等服务。要引导帮助企业用好现有政策,研究出台切合实际的扶持措施。要全力做好服务,做到政策公开透明可预见、审批环节廉洁高效、生活安全舒适,为食品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林宝金作动员部署讲话。他说,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卓有成效地推进食品产业千亿产值行动计划,为实现南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打造千亿食品产业必须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我市发展食品产业有丰富的资源保障、扎实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发展条件,也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只要全市上下同心协力,攻坚克难,我们完全有条件、有基础、有信心将食品产业打造成为全市第一个千亿产业、全省第一个千亿食品产业。打造千亿食品产业必须明确方向、重点推进。各级各部门要围绕打造千亿食品产业的工作目标和肉鸡、酒类、茶叶、笋、果蔬、油茶、畜禽产业、粮食等发展重点,致力深化资源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致力做大企业规模,通过兼并重组、上市融资,提升竞争实力;致力强化产品营销,坚持把产品营销与信息化相结合、与旅游相结合,拓展营销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在做大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诚信和产品质量问题,争取成为百年老店。打造千亿食品产业必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细化行动方案,明确具体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地细化落实,加快推进食品产业发展。要实施项目带动,抓紧策划生成一批大项目,大力引进一批大企业。坚持科技引领,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加大扶持力度,建设食品专业园,集中资源要素,优化服务环境,促进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企业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以拼搏进取的精神,抢占先机,用好政策,在打造千亿食品产业行动中发挥打头阵、当先锋的主力军作用。
会上,圣农集团、武夷味精、亚达食品、武夷星茶业等企业负责人介绍了企业经营发展经验,光泽、建瓯等政府领导就扶持做大龙头企业工作情况作了发言。圣农集团还与松溪、政和县签订了肉鸡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合作协议。与会企业家共同在会上向全市食品产业企业发出倡议,要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打造千亿食品产业的号召,勇于争先发展,锐意开拓进取,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合作共赢,为创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作出应有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