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产业支撑:培田造福新村的新模式

日期:2012-08-08 12:09:27 字体大小:

走进位于“中国十大最美村镇”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村北的造福新村,一排排富有客家特色、独立联排式的3层新楼矗立眼前,与古老的建筑群相映成趣,古朴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

  近年来,培田村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十大最美村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中国特色村”,并以“客家风情美”为主题入选“中国十大美丽乡村”。

  连城县开发与保护并举,把培田当成一个大公园来打造,将造福新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在做精、做美、做特上下功夫,实现了当地旅游产业提升和村民借助旅游产业致富的双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造福新村建设新模式。

  多方论证,选址“最美乡村”

  宣和乡地处连城县西部,距县城37公里,乡里没有工矿企业,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要产业,开展造福工程,如何解决搬出深山农民的就业问题是新村建设的难点。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2006年以来,连城县老区扶贫办和当地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等紧紧抓住培田打造4A级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契机,多方征求意见,组织专家科学论证,最终选定了培田古村落北面空地作为建设造福新村的地址。新址紧挨培田古村落,在能满足失地农民方便入学、就医、交通等的基础上,还可以借力培田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转移就业,有效解决村民就业致富问题。

  新村还制订了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的产业指导发展规划,依托新村位于景区内的区位优势,引导村民租种当地外出农民的土地种植油菜、建莲、草莓等经济作物,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出台《星级农家乐奖励扶持办法》,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在古村落满足旅客文化精神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游客“吃、住、玩、购”等旅游需求,将培田从一个纯文化旅游为主的古村打造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新村。

  精心规划,做到“三个结合”

  为了更好地保护培田古村落和进行造福新村建设,连城委托陕西古建筑研究所及河北德和文物保护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培田古建筑群保护总体规划》和大夫第等7处重点建筑保护维修设计方案;委托广州谊华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培田古村落申报4A旅游区改造规划与提升设计。在这些规划设计中,将造福新村建设与培田古村落的旅游开发相结合,编制了造福新村的整体建设规划。

  在造福新村建设过程中,连城注意与古村落的整体景观相协调,力求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注重与古村落保护相结合,把古村落做古,把新村做靓,尽量保持古村落的原有文化脉络和原始建筑风格,村内建筑委托县建筑设计院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进行外装修,确保建筑风格与古村落相协调。二是注重与乡村旅游开发相结合,把古民居、古文化、自然山水、田园风光等特色乡村资源纳入到旅游开发规划,投入185万元兴建和改造了一条通往新村的旅游公路,把文化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三是注重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着力加强新村内以植树绿化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突出抓好周边山地的封禁绿化,水口林、后山林和其他自然景观的保护,开展“绿色村庄”和生态村创建工作,实施“家园清洁行动”和“绿亮美”工程,体现客家民居特色,倾力打造一个与古村落的客家庄园风光融为一体的特色造福新村。

  资金保障 推进新村建设

  “在政府的补助下,我只花了不到5万元,新房子就建成了。”计生户吴宗熙原来家住离镇上15公里的岗背自然村,土地贫瘠,人均耕地少,土木结构的老宅,一下雨他就担心后山滑坡。去年,他搬进了三层小楼的新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培田造福新村于2008年开始开工建设,共涉及附近13个边远自然村182户810人。为了尽快让村民入住新村,连城县先后投入286万元用于新村道路、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完成坡顶及外墙装修建设的建房户,每户奖励4000元;造福工程补助每人2500元,和村民签订协议,将补助款统一用于购置玻瓦、涂料、墙裙瓷砖等;争取有关部门免收房产证等办证费用,平均每户节约成1.2万元;同时,投入80多万元在村中建设大型农民文化中心和农民公园,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的场所。如今,第一期64户居民完成了住房建设,顺利入住,第二、三期工程正在加紧实施。

  搭建平台 发展乡村旅游

  “过去,我和丈夫在外打工,收入不高,孩子又顾不到。现在,我搞起了农家乐,坐在家里就可以赚钱了。”二女户巫伍妹说起搬入造福新村后工作和收入的变化十分高兴。去年底她和首批64户村民一起搬进培田造福新村,夫妇俩看准了培田旅游良好的发展前景,利用新家搞起了农家乐。巫伍妹的新房有3层,一层是店铺,出售旅游商品,二层以上改造成了客房和餐厅。农家乐今年初开放以来,每月都有50多名游客入住,仅此一项,她家每月增收在4000元以上。

  今年初以来,培田旅游业快速发展,游客人数达到1.2万余人次。游客的增多,为造福新村发展旅游产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新村建成后,当地政府组织有发展旅游意向的村民到外地学习旅游服务经验,对客房装修、收费标准、服务规范进行统一指导,帮助村民高起点发展旅游服务产业,从而带动农民就业,让农民获利。

  在培田造福新村,许多农民纷纷“洗脚上岸”,把自家空闲的房屋,装修和改造为简单舒适的农家旅馆,并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大规模种植纯绿色的有机蔬菜,通过加工转化为旅游商品,为城市游客提供“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等内容的旅游休闲服务。目前,全村60多户人家就有20多家开始从事旅游服务相关的产业,带动就业200多人,村民人均纯收入也从搬迁前的20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6000多元。

  实践证明,连城县将造福新村选址培田村,把新村建设、村民就业与当地旅游产业紧密结合,依靠“产业支撑”造福新村建设,这种新模式在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提升的同时,让村民增收致富,真正实现造福工程“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