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北京新发地每周市场动态(2016.5.21-2016.5.27)

日期:2016-05-31 20:42:11 字体大小:

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白条猪价格在高位进行调整。

  2016年5月27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13.05元/斤,比2016年5月20日的12.98元/斤上涨0.54%;比2016年4月27日的12.50元/斤上涨4.40%;比2015年5月27日的8.50元/斤上涨53.53%。周环比微幅上涨;月环比明显上涨;年同比涨幅巨大。

  本周(2016年5月21日至5月27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继续在高位进行调整。

  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是13.08元/斤(5月21日),比上周的13.28元/斤下降0.20元/斤,降幅1.51%;最低价12.98元/斤(5月22日),比上周的12.75元/斤上涨0.23元/斤,涨幅1.80%。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10元/斤,高出0.77%。肉价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的4.16%明显收窄。收窄的原因是本周的最高价下降、最低价上涨,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1515.29头,比上周(5月14-20日)的1566.71头减少3.28%;比前2周(5月7-13日)的1515.57头减少0.02%;比前3周(4月30日至5月6日)的1508.86头增加0.43%;比前4周(4月23-29日)的1528.86头减少0.89%。

  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2070头,今年同比增加-26.80%,上周同比下降的幅度是23.69%,本周同比降幅有所放大。

  近2个月,日均上市量一直比较低,同比减少的幅度均超过20%,白条猪日均上市量同比下降的幅度仍然大幅度地超过毛猪产能下降的幅度。这说明,一部分应该出栏的毛猪继续趴在圈中,没有顺时出栏。

  这部分毛猪为什么没有出栏呢?原因就是一些机构、网站、网络公司预测说,今年肉价的高点将出现在6-8月份,这些趴在猪圈的毛猪准备肉价的高点时出栏。

  且不说6-8月份会不会是肉价的高点,即便是肉价的高点,当大家都准备抢占这个制高点时,这个制高点也就不成为制高点了。

  从本周白条猪价格走势《对比图》来看,虽然本周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比上周明显收窄,波动的幅度大幅缩小,但是,本周内肉价波动的频次仍然明显多于前几周,周内价格走势继续呈现出锯齿状。

  上周我们谈到:如果在后期仍然出现锯齿状的走势,则表明肉价已经爬到了山顶,肉价开始进入“战略僵持阶段”。对于养殖场来说,山顶的风光是美好的,他们还会在山顶继续浏览一番,暂时是不愿意下山的。

  所以,肉价被推高的现象还会继续维持一段时间。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前期鸡蛋价格走势基本平稳,后期连续上涨。

  5月27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3.63元/斤,比5月20日的3.47元/斤上涨4.61%;比2016年4月27日的3.49元/斤上涨4.01%;比2015年5月27日的3.35元/斤上涨8.36%。周环比大幅上涨;月环比明显上涨;年同比涨幅明显。上周末,年同比小幅下降,降幅为3.07%,本周同比由下降转为上涨,涨幅为8.36%。

  本周前期价格走势基本平稳,是因为鸡蛋供应比较充足,养鸡场存在一定的积压现象;周后期连续上涨,是因为临近端午节,养鸡场借端午节的节日效应提高了鸡蛋的出厂价。

  本周的最低价(5月21-24日)为3.47元/斤,比上周的3.42元/斤上涨1.46%;最高价(5月27日)3.63元/斤比上周的最高价3.47元/斤上涨4.61%。

  本周鸡蛋价格上涨,完全是人为拉动的,这种现象不可能长久。新发地市场的商户认为,虽然价格是因为临近端午节才出现的上涨,但是真的到了端午节时,价格肯定还会下降。下降以后的价格仍然会回到3.47元/斤的价位。

  鸡蛋的供应能力仍然是略大于需求的,在这种供求关系条件下,价格很难出现实质性的上涨。反倒是需要提示一下养鸡场,补栏的热情可以适当降降温。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

  

  ㈠基本概况

  本周内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继续下降。

  5月27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10元/公斤,比5月20日的2.27元/公斤下降7.49%;比去年同期的2.27元/公斤下降7.49%。周环比明显下降;年同比降幅明显。上周末,年同比上涨2.25%,本周同比由上涨转为下降。值得一提的是,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在去年4月初以后,一直是在高于上年同期的价位上运行,菜价同比上涨的局面已经持续1年有余,只有到了本周后期,菜价连续几日是在低于去年同期的价位下运行的。面对这种局面,很多菜农显得比较困惑,不明白今年此时的菜价为什么这么低。其实,从今年全年的菜价走势来看,后期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菜价是在低于上年同期的价位下运行的,一般来讲,从现在开始直到中秋节之前,菜价基本上是会在低于去年同期的价位下运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2个:1个是前期菜价确实是比较高的,很长时间受到不利天气的影响,造成蔬菜的减产菜价的上涨;再一个是农业生产的大小年影响,去年或者前期价格过高,刺激了蔬菜生产的积极性,结构性扩种的不平衡,造成今年菜价的苦乐不均。

  不过,尽管价格同比稍有下降,也仍然是基本接近去年同期的价格水平。本周的价格水平在近5年同期中,仍然处于中间的位置。

  本周内的最高价2.24元/公斤(5月21、22日),比上周的2.50元/公斤下降10.40%;本周内的最低价2.10元/公斤(5月27日),比上周的2.27元/公斤下降7.49%。本周的最高价出现在周前期,最高价出现在周后期,表明本周的菜价走势是连续下降的。

  上周,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10.13%,本周的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的幅度为6.67%,价格波动的幅度比上周明显收窄。收窄的主要原因是本周的最高价、最低价均出现下降、最高价的降幅略大一些,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缩小。

  上周菜价环比下降的幅度为6.37%,本周环比降幅扩大到7.49%,说明本周菜价下降的速度比上周略有加快。

  本周蔬菜整体价格下降的幅度放大的原因是:低价菜的上市量在加大。低价菜在加权平均价中所占的权重比也在加大,造成整体菜价的降幅明显。此外就是茄果类蔬菜的价格本周降幅明显。

  不过,后期菜价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这个空间也是在逐渐压缩的。现在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少数蔬菜已经出现卖难的迹象,需要有人帮助这些菜农缓解卖菜难的问题了。

  ㈡、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黄瓜

  5月27日,新发地市场黄瓜的批发价是0.3-0.7元/斤,上周末(5月20日)的价格是0.5-0.9元/斤,周环比下降28.57%;去年同期的价格是0.5-0.9元/斤,年同比下降28.57%。

  由于今年春季北方产区的气象条件明显好于去年同期,使得今年北方产区的蔬菜生长状况也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因此,本周黄瓜的价格降幅明显。

  目前北京市场上销售的黄瓜绝大部分产自河北,包括河北沧州的青县、廊坊的固安县,这两个产地的黄瓜占到新发地市场上黄瓜销量的85%,其他少量的是产自山东聊城和北京自产。

  由于河北黄瓜大量上市,价格又十分低廉,山东黄瓜进京的销路受阻,很快就会从北京市场上退出。

  固安县近期黄瓜的产量很大,除了天气条件较好的因素以外,也与前期价格过高调动了农户种植黄瓜的积极性,导致近期黄瓜供大于求,瓜农的收入明显下降,难免产生一些怨言。

  2、圆茄

  5月27日,新发地市场圆茄的批发价是0.5-0.9元/斤,上周末(5月20日)的价格是0.8-1.3元/斤,周环比下降33.33%;去年同期的价格是0.7-1.2元/斤,年同比下降26.32%。

  本周圆茄的价格降幅十分明显,平均每天以5%的幅度下降,商户从产地收购圆茄,还没有运到市场呢,市场上的价格就已经下降,圆茄在运输途中就面临着降价而出现的亏损。所以,一些商户对圆茄的经营热情也明显下降,到产地收购的积极性下降,迫使产地的价格连续下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圆茄绝大部分来自河北的保定,以肃宁、饶阳为主。在保定的圆茄还没有退市时,北京自产的圆茄也会很快上市,挤压河北圆茄的销售时间,因此,河北圆茄的价格有可能被迫继续下降,或者继续徘徊在低位。

  3、西红柿

  5月27日,新发地市场西红柿的批发价是0.6-1元/斤,上周末(5月20日)的价格是0.8-1.5元/斤,周环比下降30.43%;去年同期的价格是0.8-1.7元/斤,年同比下降36%。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西红柿主要来自河北廊坊、保定;还有山东潍坊、聊城。此外,北京大兴、天津武清大棚(冷棚)生产的西红柿也开始批量上市。几个距离北京较近的产地的西红柿同时进入采摘期,把辽宁朝阳、内蒙赤峰的西红柿排挤出北京市场。

  西红柿的生产,大小年的现象表现得也比较明显,前年价格较低,去年价格较高,从去年春季开始至本月前半月,西红柿的价格始终在高于上年同期的价位运行,进入本周,西红柿的价格大幅下降,不仅跌到去年同期的价位之下,而且同比降幅大幅扩大。

  4、尖椒

  5月27日,新发地市场尖椒的批发价是0.7-1元/斤,上周末(5月20日)的价格是1-1.5元/斤,周环比下降32%。去年同期的价格是1-1.5元/斤,年同比下降32%。

  2周之前,新发地市场销售的尖椒主要来自山东青州、内蒙赤峰、辽宁锦州、朝阳、绥中,既有暖棚生产的,也有冷棚生产的。近期,河北保定定兴的尖椒大量上市,河北唐山的尖椒也即将上市,几个产地的尖椒同时上市、冷棚、暖棚尖椒同时上市,市场上的尖椒供应显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

  由于唐山的尖椒即将大量上市,留给山东、辽宁、内蒙暖棚尖椒的销售时间已经不多了,这些产地暖棚生产的尖椒必须尽快销售,价格快速下降。由于暖棚尖椒价格快速下降,新上市的河北尖椒也随之下降,许多商户面对这种局面措手不及,难免出现亏损。

  去年春夏之交,北方产区出现了倒春寒天气,恰逢北京蔬菜的供应链进行产地转换和生产方式转换,使得当时的这两种转换进行得并不顺利。而今年春夏之交,没有受到不利天气的影响,这两种转换进行的非常顺利,常常是暖棚蔬菜还没有退市,冷棚蔬菜就大量上市;前一个产地的蔬菜还没有退市,后一个产地的蔬菜就开始上市,供应链在衔接过程中出现重叠现象,这种现象本周在茄果类蔬菜上表现得比较突出。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