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将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全省城区蔬菜自给率达40%以上,其中叶绿菜类自给率达80%以上,猪肉自给率达到50%以上,蛋品自给率达到30%以上。昨日,省经贸委印发了《福建省“菜篮子”工程建设“十二五”规划》,给出了上述目标。
本地猪肉将满足居民20%以上需求
新罗区、福清市、延平区、仙游县、秀屿区、上杭县等16个猪肉优势产区将重点规划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全省肉类产量208万吨。省级城市生猪 调控基地年出栏达到275万头,占全省城镇居民需求量的20%以上。此外,在光泽县、城厢区、南安市、新罗区、福清市、龙海市等重点规划建设11个禽肉优 势产区。在福清市、长乐市、闽侯县、建阳市、晋江市、永春县等6个禽蛋优势产区,建设省市县三级年产蛋品10万公斤以上的无公害城市禽蛋调控基地50个。 省级城市禽蛋调控基地产品供应量达到5.8万吨,占全省城镇居民需求量的20%以上。
我省还将大力培育以商品猪、肉禽为主的畜禽产品加工业,引导畜禽肉制品向急冷冻、便携带方向发展。支持福清、上杭、永定、光泽、新罗、延平、蕉城等畜禽产品加工产业集聚,扩大低温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生产,推进中式肉制品工业化生产步伐。
重点规划建设莆田市辖区、闽侯县、尤溪县、福清市、建瓯市等30个蔬菜优势产区的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其中建设省级具有经营管理主体、列入基本 农田保护区、连片200亩以上的无公害城市蔬菜调控基地130个。“十二五”末期,省级城市蔬菜调控基地种植量能满足全省城镇居民需求量的25%以上。
300个城乡集贸市场将改造
与此同时,我省将鼓励有优势的“菜篮子”流通企业向专业化发展,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支持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重点扶持在沿海地区建设一、二 个年销售额200亿元以上的全国性或区域性农产品交易额中心,支持农产品产地以及山区县(市)建设一批中小型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同时结合城市发展合理规划农贸市场,采取以新建、改建、迁建、“农改超”等方式,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改造300个城乡集贸市场(生鲜超市)。
此外,我省还将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建立“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企业和专 业合作组织发展“订单蔬菜”,与农户建立长期产销机制。在“十二五”期间,建设50个以上“农超对接”项目。力争县以上城市城区“菜篮子”主要生鲜产品经 超市销售逐年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