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白条猪价格延续上周态势小幅波动,略有上涨。
2015年4月10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7.63元/斤,比2015年4月3日的7.48元/斤上涨2.01%;比2015年3月10日的7.08元/斤上涨7.77%;比2014年4月10日的6.40元/斤上涨19.22%。周环比小幅上涨;月环比涨幅明显;年同比涨幅很大。
本周(2015年4月4日至4月10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小幅波动,略有上涨。
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是7.75元/斤(4月8日),比上周的7.83元/斤下降0.08元/斤,降幅1.02%;最低价7.35元/斤(4月5、6日),比上周的7.40元/斤下降0.05元/斤,降幅0.68%。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40元/斤,高出5.44%,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的5.81%有所收窄。收窄的原因是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最低价均有所下降,最高价降幅略大一些,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
从月环比7.77%的涨幅来看,本周的价格比3月上旬已经有了1个比较明显的涨幅,说明近期白条猪的价格已经从谷底开始爬出。
按照正常的推理,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已经降到近几年的低位,毛猪的存栏量同比也有较大的降幅,肉价应该出现恢复性上涨,但是近期的走势仍然比较胶灼,没有出现拉动上涨的动力,主要是近期消费仍然处于淡季,属于正处于恢复期中。此外,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明显下降的态势,需要在后期的几个月中陆续表现出来。
近期肉价上涨的动力不足,主要是需求有所还没有完全恢复造成的。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2122.43头,比上周(3月28日至4月3日)的2015.71头增加5.30%;比前2周(3月21-27日)的2004.71头增加5.87%;比前3周(3月14-20日)的1971头增加7.68%;比前4周(3月7-13日)的1802.96头增加17.725%。节后上市量是逐周增加的,本周的增幅略大于上周,但是比起3周之前,增幅还是略小一些。需求恢复的进度缓慢,造成需求同比下降。
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2353.57头,今年同比增加-9.82%,上周同比增加的幅度为-14.13%,本周增幅同比下降的幅度有所收窄。3月份以来,日均上市量同比已经有数周处在负增长的状态。虽然有今年春节的时间比较晚,节后消费的恢复期仍然很短的原因。但是,近期肉类消费还没有恢复到去年同期的水平是不争的事实。
日均上市量同比减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毛猪的存栏量、出栏量减少。近期毛猪的存栏量同比确实是有所减少的。由于毛猪的存栏量减少,使得本周末白条猪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9.22%,年同比的涨幅比上周的15.08%继续扩大。
从最近3周的肉价走势来看:
⑴、肉价表现出波动上行态势;
⑵、上市量不及去年同期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后期在短时间内的上市量同比难以超过去年同期;
⑶、肉价确实已经从谷底爬出,在略高的1个台阶上继续调整。
经过这1波价格的上涨,本周的价格已经在比前期略高1级的台阶上站稳了脚跟,后期肉价还是有波动上行的可能的。是波动的,小幅的,不是一步到位的。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前期鸡蛋价格走势平稳,周末有所反弹。
4月10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3.58元/斤,比4月3日的3.50元/斤上涨2.29%;比2015年3月10日的3.69元/斤下降2.98%;比2014年4月10日的4.47元/斤下降19.91%。周环比小幅上涨;月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降幅明显,上周年同比下降15.25%,本周同比降幅进一步拉大。
本周前期,鸡蛋价格走势平稳,周末有所反弹。这种反弹,实际上是养鸡场对价格过低进行的抵制,鸡蛋价格继续下降的趋势是难以改变的。特别是近期,北京地区鸡蛋的价格比起其他地区还是偏高一些的,与上海相比,价格不相上下;与广东相比略低一些;与天津相比,价格略高。北京地区距离北方鸡蛋主产区较近,价格应该明显低于上海、广东,但是,这3个中心城市的价格差距很小,说明北京的价格存在着虚高的成分。价格较低的地区包括东三省、山东,那里是鸡蛋的主产地,基本上属于产地价格,有的已经跌破3元/斤的价位,养鸡场亏损比较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地区鸡蛋的价格还会继续有所回落。
近期,北方产区新鸡开产的比较多,小鸡蛋也比较多。小鸡蛋比较适宜长距离运输,所以北方产区新鸡开产的鸡蛋开始南运,这也是周末价格反弹的由头。但是,南方地区鸡蛋的价格与北京的差距很小,不足以弥补运输、损耗所发生的费用,即便是北蛋南运,南运的规模也会比较小或者是时断时续。因此,本周末鸡蛋价格反弹,从大环境来看,不过是价格波动的表现,并不能扭转价格继续下滑的趋势。养鸡场目前面临的是压缩产能的问题,如何控制发展规模是养鸡场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现在养鸡场存栏的蛋鸡,绝大部分是青壮年鸡,有的刚刚开产,有的还没有开产,还有的新鸡舍刚刚建完等待新鸡的入驻。近期鸡蛋价格跌破养鸡的盈亏平衡点,对起步比较晚的养鸡场确实是比较致命的打击。也就是说,近期或者今后一段时间,养鸡场的经营将会陷入比较艰难的时期。
雏鸡孵化场的订单已经排到了5月底,对于那些还没有孵化的订单,养鸡场可以及时退单,适度减少一些雏鸡的孵化量。
后期鸡蛋价格会继续波动下行,下行的空间在逐步收窄。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
㈠基本概况
本周蔬菜价格明显上涨。
4月10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70元/公斤,比4月3日的2.40元/公斤上涨12.5%;比去年同期的2.43元/公斤上涨11.11%。周环比大幅上涨;年同比明显上涨。上周末年同比上涨1.27%,本周末为上涨11.11%,同比涨幅明显扩大。
本周内的最高价2.70元/公斤(4月10日),比上周的2.47元/公斤上涨9.31%;本周内的最低价2.42元/公斤(4月4日),比上周的2.40元/公斤上涨0.83%。本周的最低价出现在周前期,最高价出现在周后期,表明本周的菜价是逐渐走高的。
上周,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2.92%,本周的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的幅度为11.57%,价格波动的幅度比上周明显放大。主要是最高价、最低价均出现上涨,最高价涨幅十分明显,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大幅扩大。
从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走势图可以看出,从3月20日开始,加权平均价降到2.4元/公斤以后,价格就没有继续下降,而是在原地踏步,甚至还有所反弹。特别是4月6日、4月7日以后,价格反弹到2.64元/公斤、2.6元/公斤,菜价比3月中旬还高。4月10日的价格达到2.70元/公斤,比3月中旬、比去年同期明显高出一截。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与北方地区气温变化有关。
3月上、中旬,北方地区气温比常年偏高,北京地区3月14日进入气象学意义的春天,是2000年以来第2个最早进入春天的年份,去年也是3月14日进入春天的。但是,从3月中旬开始,几次寒流来袭,北京地区的气温由比常年同期偏高转入偏低,4上旬的气温比3月上旬还低。
气温偏低,影响了北方地区蔬菜的生长速度,迟迟没有达到批量上市条件。
比如莴笋,3月上旬,山东、安徽的莴笋就开始上市,比常年同期略早,但是直到4月上旬,每天的上市量都不足,就是因为地里的莴笋生长速度慢,生长周期延长,迟迟长不到商品规格。
比如芹菜,北方暖棚的芹菜逐渐退市,冷棚芹菜也没有长到商品规格。
比如团生菜,北方及周边地区的团生菜在3月中旬就开始上市,但是到4月初,真正长成的团生菜并不多,达不到商品规格。3月底的价格已经降到3元/斤,4月初又涨到3.5元/斤。
比较突出的是蒜苔,3月上旬四川的新蒜苔开始上市,批发价5元/斤上下。3月下旬,北方蒜苔开始上市,新蒜苔的价格开始下降,一直降到3.7-4元/斤。但是,到4月7日,新蒜苔的价格又上涨到3.7-5.8元/斤。4月上旬,正是蒜苔生长的黄金时间,由于气温偏低,蒜苔长势慢,抽不出来,价格又上涨了。每年北方新蒜苔上市以后,一般用10-15天的时间,价格就会从4元/斤降到2元/斤,今年反而是在上涨,由4元/斤涨到6元/斤,比冬天还贵。新蒜薹卖到6元/斤,历年的4月上旬没有出现过。
除了北方地区气温偏低以外,南方地区降雨也比较猛,4月初的几天中,降水量就达到了常年整个4月份的降水量,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华东地区。4月初,上海大葱在新发地市场的批发价是0.4-0.5元/斤,由于上海地区连续4-5天的降水,地里的大葱没有办法“掘”,近几天一度上涨到0.9元/斤。上海、福建的菜花,价格也上涨了20%左右,上海菜花由0.7-0.8元/斤上涨到0.9-1元/斤,4月10日甚至上涨到1.5-1.6元/斤,价格翻番。福建散花(青梗菜花)一度由2.8元/斤上涨到3.5元/斤。
本来北方大棚的尖椒、柿子椒在3月中旬就上市了,比往年提前,造成海南尖椒、柿子椒出现卖难,但是一降温,北方尖椒、柿子椒形不成批量,海南尖椒、柿子椒又成了抢手货。
这段时间的降温,长江中下游地区称之为“倒春寒”,北京还没有这么称呼。“倒春寒”是暂时的现象,今年北京地区蔬菜的供应是有保障的。其中,云南、山东的新土豆种植面积较大,云南土豆获得丰收,目前上市量很大。山东土豆刚刚上市,种植面积也很大,后期会大量上市。
云南土豆今年上市期提前,造成北方库存土豆出现卖难,现在北方冬储土豆“大白花”批发价0.5-0.6元/斤,比秋季入库时的价格还低。
云南洋葱上市期也比往年提前,产量也很大,库存的洋葱3月中旬批发价0.5元/斤左右,现在降到0.3元/斤上下,新洋葱批发价0.7元/斤左右。
总体上看,近期菜价比去年同期明显上涨,4月10日的加权平均价是2.7元/斤,比去年同期的2.43元/斤上涨11.11%。一旦气温恢复正常,价格就会逐步下降,整个春季的菜,除了4月份会高于去年同期以外,5、6月份基本上会与去年同期持平,因为蔬菜的种植面积就是逐年增加的,生产条件是逐年改善和提高的,总体供应是充足的。
现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内蒙、河北北部(张家口)冬储土豆出现卖难,现在又接近当地土豆育苗时期,当地人种植土豆的意愿淡化,有人准备把“原种”作为商品土豆卖掉,不想种了。
㈡、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大白菜
4月10日,新发地市场大白菜的批发价是1.15-1.4元/斤,上周末(4月3日)的价格是0.8-1.15元/斤,周环比上涨30.77%。去年同期的价格是0.4-0.6元/斤,年同比上涨155%。
本周末,新发地市场销售的大白菜基本上全部是新白菜,是产自山东青州大棚白菜。冬储的白菜基本上全部退市了,即使是还有一些冬储白菜,也是偶有上市,质量已大不如前了。
由于冬储白菜全部退市,市场上仅仅依靠新白菜供应,有些力不从心,价格出现上涨。
2014年年底,山东储存了大量大白菜,一般是采用码垛、苫盖的方式储存。但是,由于是暖冬,这种储存方式不能保持低温,许多苫盖的储存菜出现烧心现象,被迫提前上市,造成前期价格低廉、后期供应不足,价格连续、缓慢走高。
1个月之前,湖北的新白菜还能进京,现在湖北白菜也已经退市,导致今年北京大白菜同比大幅上涨。
后期上市的大白菜是产自天津武清和河北廊坊的白菜,近期气温偏低,那里的白菜上市期推迟,大白菜的价格还会在高位继续运行一段时间。
2、圆白菜(甘蓝)
4月10日,新发地市场圆白菜(甘蓝)的批发价是1.3-1.6元/斤,上周末(4月3日)的价格是1.2-1.5元/斤,周环比上涨7.41%。去年同期的价格是0.65-0.9元/斤,同比上涨87.10%。
本周上市的圆白菜(甘蓝)主要产自2个地方,1个是河北邯郸,是冷棚圆白菜,价格较低;1个是河北唐山,是暖棚圆白菜,价格略高一些。
邯郸的圆白菜刚刚开始上市,那里圆白菜的种植面积与去年不相上下,但是由于近期气温偏低,现在还没有形成批量上市条件,有些圆白菜即使是上市,个头也是相对较小,造成近期圆白菜的价格有所上涨,并且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3、胡萝卜
4月10日,新发地市场胡萝卜的批发价是0.3-0.7元/斤,上周末(4月3日)的价格是0.35-0.8元/斤,周环比下降13.04%。去年同期的价格是0.6-1.4元/斤,同比下降50%。
胡萝卜的价格在本周继续下降。这些胡萝卜都是冬储的。其中山东胡萝卜的价格较高,一般在0.5-0.6元/斤,精品能够卖到0.7元/斤。北京、河北冬储的胡萝卜价格较低,一般在0.3元/斤上下,规格不整的,甚至以0.18元/斤的价格批发。市场的商户一部分已经退出胡萝卜的销售,进入市场销售的大部分是储存商或者储存农户,因为市场上的经销商已经无意去收购了。
目前市场上胡萝卜的销售价格不及产地秋季的收购价格,储存胡萝卜的商户、农户有些叫苦不迭。
由于冬储的胡萝卜出现卖难,福建新胡萝卜的价格也一降再降。上周,新胡萝卜的价格是1.2元/斤(水洗),本周下降到0.9元/斤,降幅达到25%,超过储存胡萝卜的降幅。
4、南北瓜(南瓜、大南瓜)
4月10日,新发地市场南瓜的批发价是1-1.2元/斤,上周末,4月3日的价格是1.2-1.5元/斤,周环比下降18.52%。去年同期的价格是1.9-2.3元/斤,年同比下降46.34%。
今年南瓜的价格同比跌幅近半。前年的秋冬季和去年的春季,南瓜的价格一直处于高位,主要是前年夏秋季南方几次台风所致。
本周南瓜的价格进一步下降,是广西南瓜开始上市所致。上周,市场上销售的南瓜主要是海南提供的,本周广西南瓜大量上市,2个产地的南瓜撞车,价格明显下降。一些商户前期订购的海南南瓜还没有销售出去,在广西南瓜上市以后,也要随行就市,出现亏损。
总体上看,今年南瓜的产量高于去年,南瓜的价格还有下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