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北京新发地每周市场动态 (2015.3.28-2015.4.3)

日期:2015-04-09 13:22:40 字体大小:

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前期,白条猪价格延续上周末的态势连续回升;周后期价格有所回落。

  2015年4月3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7.48元/斤,比2015年3月27日的7.38元/斤上涨1.36%;比2015年3月3日的7.73元/斤下降3.23%;比2014年4月3日的6.50元/斤上涨15.08%。周环比小幅上涨;月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涨幅很大。

  本周(2015年3月28日至4月3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在周前期连续上涨;周后期价格有所回落。

  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是7.83元/斤(3月29日),比上周的7.38元/斤上涨0.45元/斤,涨幅6.10%;最低价7.40元/斤(4月2日),比上周的7.13元/斤上涨0.27元/斤,涨幅3.79%。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43元/斤,高出5.81%,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的3.51%有所放大。放大的原因是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最低价均有所上涨,最高价涨幅略大一些,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有所拉大。

  白条猪价格是从上周末(3月27日,星期五)开始上涨的,到本周前期(3月29日,星期日)价格达到7.83元/斤,比3月26日的7.13元/斤上涨9.82%,3天的时间涨幅接近10%,说明涨势是比较迅猛的。但是,由于这种涨势过于迅猛,不被市场所接收,随后价格连续回落,到本周末,价格又有所抬头。

  对于这一波上涨,新发地市场的商户认为是屠宰场拉动的,因为白条猪价格上涨的前1日,毛猪的价格并没有上涨,毛猪的价格是在白条猪价格上涨之后从开始上涨的。人为地拉高价格,违背了市场规律,所以这种拉高的举动无法持久,价格随后复又回落。在价格回落的时候,毛猪的价格已经上涨,使得白条猪价格回落的空间受限,周末的价格又有所抬头。

  肉价上涨是众多养殖户的愿望,因为养猪场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亏损,一些实力较弱的养猪场已经关门退养了,只有实力雄厚或者比较雄厚的养殖场还在坚持。有些养殖场虽然还在坚持,其实已经精疲力尽了。肉价及早出现恢复性上涨是众多养殖业者的期望。

  按照造成的推理,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已经降到近几年的低位,毛猪的存栏量同比也有较大的降幅,肉价应该出现恢复性上涨,但是近期偏偏比较胶灼,没有出现拉动上涨的动力。

  近期肉价上涨的动力不足,主要是需求有所下降造成的。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2015.71头,比上周(3月21-27日)的2004.71头增加0.55%;比前2周(3月14-20日)的1971头增加2.27%;比前3周(3月7-13日)的1802.96头增加11.80%;比前4周(2月28日至3月6日)的1468.29头增加37.28%。节后上市量是逐周增加的,增幅十分明显。但是本周以及上周上市量环比的增幅都是最小的。需求恢复的进度缓慢,造成需求同比下降。

  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2347.43头,今年同比增加-14.13%,上周同比增加的幅度为-16.89%,本周增幅同比下降的幅度略有收窄。进入3月份以后,日均上市量同比已经有数周处在负增长的状态。虽然有今年春节的时间比较晚,节后消费的恢复期仍然很短的原因。但是,近期肉类消费还没有恢复到去年同期的水平是不争的事实。

  日均上市量同比减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毛猪的存栏量、出栏量减少。近期毛猪的存栏量同比确实是有所减少的。由于毛猪的存栏量减少,使得本周末白条猪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5.08%。涨幅也是比较明显的。肉价上涨直接影响到单位食堂的消费。他们的伙食是有费用标准的,肉价同比上涨,他们的采购量就同步下降。

  经过这1波价格的上涨,本周的价格已经整体高于上周了。如果本轮上涨以后的价格能够被市场所接受,后期肉价还是有波动上行的可能的。是波动的,小幅的,不是一步到位的。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鸡蛋价格前期上升;后期回落。

  4月3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3.50元/斤,比3月27日的3.47元/斤上涨0.86%;比2015年3月3日的3.81元/斤下降8.14%;比2014年4月3日的4.13元/斤下降15.25%。周环比微幅上涨;月环比降幅较大;年同比降幅明显。

  本周前期,鸡蛋价格有所反弹,反弹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受到临近清明节需求回升的拉动,实际上是养鸡场对近期鸡蛋价格过低进行的抵制。因为按照近期鸡蛋的价格计算,鸡蛋价格已经跌到了盈亏平衡点,养鸡场已经无利可图了。如果价格继续下滑,养鸡场就会陷入亏损的窘境。去年已经挣到钱的养殖业者可以承受一段时间的亏损,而那些起步较晚的养鸡场,或者没有挣到钱的养鸡场现在开始有些叫苦了。我们缺少1种机制,就是对养殖业者进行提示的有效机制,减少冲动和盲动,避免大起大落。

  雏鸡孵化场的订单已经排到了5月底,对于那些还没有孵化的订单,养鸡场可以及时退单,适度减少一些雏鸡的孵化量。

  后期鸡蛋价格会继续波动下行,下行的空间在逐步收窄。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

  

  ㈠基本概况

  本周蔬菜价格走势相对比较平稳,略有下降。

  4月3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40元/公斤,比3月27日的2.46元/公斤下降2.44%;比去年同期的2.37元/公斤上涨1.27%。周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小幅上涨。上周末年同比下降2.77%,本周末为上涨1.27%,同比降幅由正转负。

  本周内的最高价2.47元/公斤(3月28、29日),比上周的2.48元/公斤下降0.4%;本周内的最低价2.40元/公斤(3月31日、4月1、3日),与上周的2.40元/公斤持平。本周的最高价出现在周前期,最低价出现在周后期,表明本周的菜价在逐渐回落并趋于稳定。

  上周,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3.33%,本周的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的幅度为2.92%,价格波动的幅度比上周有所收窄。主要是最高价下降、最低价持平,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

  春节过后,菜价连续下降是北京蔬菜价格季节性波动的正常表现。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在春节期间曾经达到3.50元/公斤,3月20日下降到2.40元/公斤,1个月的时间下降31.43%,降幅十分明显。但是,从3月20日到本周末(4月3日),加权平均价仍然停留在2.40元/公斤,近10几天价格波动,没有继续下降,以至于前期的价格低于去年同期,本周末的价格高于去年同期。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近期北方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有关。特别是3月下旬到4月上旬,北方地区的气温一直处于低位,甚至低于3月上中旬,影响了北京及周边地区蔬菜的生长。而近期又恰恰是北京蔬菜来源地正在进行产地转换的时间,已经转换了产地的蔬菜迟迟不能形成批量上市条件,价格没有延续3月上中旬的走势。

  而在产地转换的过程中,后续上市的蔬菜质量好于前期的质量,价格也高于前期蔬菜的价格,使得近期蔬菜的价格处于小幅波动之中,没有延续前期连续下降的趋势。

  北方蔬菜的整体供应状况较好,目前大部分还没有形成批量上市能力,后期随着气温的回升,价格走势会继续波动下行。

  ㈡、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蒜苗(蒜薹)

  4月3日,新发地市场蒜苗(蒜薹)的批发价是3.7-4.5元/斤,上周末(3月27日)的价格是4.3-6.3元/斤,周环比下降22.64%。去年同期的价格是2.5-4.2元/斤,年同比上涨22.39%。

  上周上市的蒜薹主要有2种,1种是库存的蒜薹,1种是新蒜薹。库存的蒜薹已经到了上市的尾期,仍然在支撑着供应的局面;新蒜薹主要来自四川的什邡,上市量不足,价格偏高。

  本周,产自江苏徐州丰县的蒜薹开始大量上市,价格开始下降。丰县新蒜薹上市以后,价格会连续走低,2-3周的时间价格能够下降一半儿,目前蒜薹的价格正处于连续下降区间。

  去年此时库存蒜薹的存量还比较充足,质量参差不齐,价格差距较大;江苏蒜薹已经形成批量上市条件,价格已经有所下降,所以今年此时蒜薹的价格同比涨幅较大。

  不过,随着北方各地的蒜薹在后期会相继上市,包括河南、山东的新蒜薹10天之内也会形成批量上市条件,后期蒜薹的价格会迅速下降。

  2、茴香

  4月3日,新发地市场茴香的批发价是0.5-1.6元/斤,上周末(3月27日)的价格是1.2-2元/斤,周环比下降34.38%。去年同期的价格是0.4-0.8元/斤,同比上涨75%。

  最近2周,茴香的价格相对较高,直到本周末。价格才开始出现下降。价格偏高的原因就是近期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茴香的生长速度减慢,上市量不足。

  本周末,产自河北邯郸地区的茴香开始补充北京市场,价格一下子下降许多。

  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后期气温会逐渐升高,北京及周边地区生产的鲜嫩小品种蔬菜的上市量会逐渐加大,价格还会继续下降。

  3、西葫芦(油)

  4月3日,新发地市场西葫芦(油)的批发价是0.9-1.3元/斤,上周末(3月27日)的价格是1.05-1.6元/斤,周环比下降16.98%。去年同期的价格是0.95-1.3元/斤,同比下降2.22%。

  冬春季北京市场上供应的西葫芦主要产自山东,前期以泰安为主,近期以聊城为主。本周,聊城生产的西葫芦逐渐形成批量上市条件,进入市场的西葫芦逐渐放量,价格在缓慢回落。新发地市场的商户认为,近期的降幅较小,主要是气温偏低的影响,一旦气温升高,西葫芦价格的降幅会非常明显。

  4、芹菜

  4月3日,新发地市场芹菜的批发价是1.2-1.5元/斤,上周末,3月27日的价格是0.7-1.15元/斤,周环比上涨45.95%。去年同期的价格是0.2-0.5元/斤,年同比上涨285.71%。

  去年春季,北方地区生产的芹菜遭遇到卖难问题,暖棚种植的芹菜没人收购,农户被迫请商户自己进棚砍收。棚内的芹菜不要钱,商户自己雇人砍收,能够砍收多少算多少。所以市场上的芹菜价格十分低廉,甚至低于夏秋季露地种植的芹菜。

  今年冬春季,山东、河北、北京、天津地区芹菜的种植面积减少,价格恢复性上涨,达到相对比较合理的价位。

  本周末价格上涨,主要是前1天北方地区大范围降雨,北京及周边地区的降水量较大,影响了芹菜的收购,价格上涨一些。这个上涨是暂时的,很快就会恢复到常态。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