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USDA季度报告,终于出炉了。报告显示2015年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为8460万英亩,大豆播种面积比2014年提高1%,创纪录水平,但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8590万英亩。
回顾一季度,美豆在巴西卡车司机罢工的演绎下,开启了一轮“可怜”的涨势,然而,随着罢工潮的褪去,美豆明显感到“高处不胜寒”,仅仅两个交易日就跌破了1000美分关口。并逐步跌破了反弹前的低点。4、5月南美大豆集中上市,大豆市场压力巨大。
一、全球大豆供应宽松加剧
报告显示,2015年3月1日所有部位的大豆库存总计为13.3亿蒲式耳,比2014年3月1日高出34%。
2015年2月1日时美国大豆库存为25.24亿蒲式耳,这意味着在2014年12月到2015年2月这三个月里,美国大豆消耗量达到11.94亿蒲式耳。作为对比,去年同期的大豆消耗量为11.6亿蒲式耳。因而,市场并未出现对美豆明显需求。显然,国际买家已逐渐把进口的矛头转向了南美,后市美豆的库存可能出现较去年同期上升的局面。
我们都知道美豆是全球豆类的风向标,而CBOT大豆期价更是全球大豆的定价中心。所以,我们对于美豆的库存,应当持续跟踪关注。
从3月份USDA月度报告来看,南美两个主要生产国,都将是创纪录的产量。其中,巴西大豆产量有望达到9450万吨,同比上年度大幅增加750万吨;阿根廷也是出现了增产,预估产量5600万吨,同比上年度增加200万吨。而美豆去年的世纪产量,仍未被市场消化,丰产的南美大豆又即将集中上市,全球豆类市场可谓宽松
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二、国内供需将失衡
自去年年初以来,猪肉价格的一路走低,使猪粮比持续维持在盈亏平衡6.0 之下,养殖户不断被淘汰出局,生猪存栏也是一路下滑。从天下粮仓的数据显示,去年一季度,国内生猪存栏基本维持在4.34亿头,而今年一季度,却是连连下滑,最新公布的2月份生猪存栏,已经跌破了4亿关口,这是近7年来首次跌破4亿关口。此外,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为4110万头,同比大跌15.5%。 能繁母猪的存栏,往往决定了未来一年生猪的存栏情况,因而,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至少大半年内,生猪存栏都将维持在低位。
家禽方面:春节过后全国鸡蛋价格一路下滑户,截至目前,养殖利润约为-16元/羽,后市的家禽补栏被打上严重的问号。
从目前来看,国内进口美豆压榨利润在150元-200元/吨,而南美大豆更是高达250元/吨。油厂在受利润的驱动下,只会加大后期的进口,间接加大了豆粕的供应。
三、价差支撑不再
目前来看,豆粕维持此价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与菜粕之间的价差。一般来讲,豆粕与菜粕的合理价差在700-1000元/吨,而目前的豆、菜主力合约价差仅仅550元/吨,显然偏小,易引发套利资金的进场,去修复价差。其次、水产养殖从4、5月逐步进入旺季,增加对菜粕的需求。
而在笔者看来,这看似合理的逻辑下,其实还存在一定的“瑕疵”:第一点,首先,市场担忧的价差过小,易引发豆粕替代菜粕的现象,今年却一直没有上演;第二点,很多人认为水产养殖逐步进入旺季,菜粕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其实忽略了每年的5月,往往是菜粕的一个次低点,因为国产油菜籽在此阶段集中上市,导致市场一下子由3-4月份的紧平衡,转为供应过剩,价格下跌。
此外,2015年尤须关注的是,油菜籽收储政策的放开,实施目标价格补贴制度。一旦成为现实,那么新季国产油菜籽的价格会与市场接轨,无形的政策托底,将不复存在。
四、技术走弱

从图形中可以看出,年后那轮反弹,尚未触摸前高,就拐头向下,市场做多难以形成气氛。由于跌破了反弹前的960起始点,因而新一轮的下跌空间由此展开。第一目标看至前期930美分低位。如若再度打开下方空间,有望向850美分寻求支撑。

连粕上方空间极为有限,压制明显,可背靠压力线1 放空。在美豆下跌的预期下,国内连粕无法走出独立行情,有望突破三角,打开向下的空间。
总的来讲:目前美豆970美分的价位,显然难以支撑不断弱化的基本面,更难以支撑其向上大幅反弹。3月的季度报告出现了低于预期的偏多信息,美豆可能有所反弹,但无需担忧,南美的丰产大豆,以及后市的美豆库存水平,终将是市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而国内市场又可谓是上下遭挤,内外受压。新一轮的平衡点有望在850美分附近。
抓住每次反弹的机会,大胆抛空。激进者,也可在基本面更为疲弱的油脂上放空,毕竟,500多万吨的国储菜油,一直是国内油脂市场的一把达摩斯利剑。
(文章来源:南京番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