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2010•北京西城宣南文化节暨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首届“马连道杯”全国茶艺表演大赛

日期:2010-09-30 22:13:04 字体大小:

为更好地挖掘和弘扬中国茶文化,发现茶艺技能人才,交流茶艺表演经验,促进茶艺表演整体水平提高,扩大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举办十周年之际,拟由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共同主办2010·北京西城宣南文化节暨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其中首届“马连道杯”全国茶艺表演大赛将作为2010’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重要主题活动,同时,还将作为一项精品赛事持续举办。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支持单位:北京市商务委员会

承办单位:北京市商业联合会

北京市茶业协会

北京市西城区商务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街道办事处

北京市西城区商业联合会

协办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

北京市西城区旅游局

          北京市工商局西城分局

          北京市西城区质监局

          北京市西城区新闻中心

北京市西城区发展服务中心

北京市茶业协会马连道分会

二、拟出席人员

专家评委、政府相关委办局代表、相关茶业协会代表、企业代表、各大媒体代表等。

三、报名对象

政府代表队、协会代表队、学校代表队、企业代表队等茶艺表演队。

四、比赛形式

茶艺表演以团体形式进行。各参赛队以团体形式向2010′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组委会报名参赛,组委会经过初审后确定具体参赛队名单。

五、比赛内容

参赛队现场进行表演一整套泡茶技艺,用艺术的手法表现茶的冲泡过程,以展示茶的色、香、味、形最佳品质为目的,强调技能的发挥。

六、举办时间

20101013-19

七、报名条件及时间

(一)报名条件

1、具备丰富的茶艺表演经验;

2、参赛队至少一名队员拥有茶艺师中级及以上资格证书。

(二)报名所需材料

1、报名表;

2、参赛队代表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3、参赛队员身份证复印件;

4、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三)报名方式

本次比赛报名采用电话报名、现场报名和网上报名三种方式,参赛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任选一种方式报名,并需同时将报名所需材料提交大赛组委会。

联 系 人:李佳狄  李小丽  侯连琴

报名地址:北京市南菜园街51808

报名电话:010-83976037

    真:010-83976037

    址: www.bjxch-invest.gov.cn (北京西城投资服务网)

报名邮箱:bjxwswj@163.com

(四)报名时间

2010919:00-17:00——20109159:00-17:00

八、比赛安排

(一)报到并抽签:请各参赛队自行解决交通及食宿,并于1013日(周三)9:00-17:00在北京马连道茶缘茶宫内进行报到及抽签。

联系人:李佳狄  李小丽  侯连琴

(二)预赛及决赛:1014-1016日每天上午9:00-下午18:00

地点:北京马连道茶缘茶宫内

评委会对参赛的表演队茶艺表演进行综合测评。经过预赛决出成绩最高的12支队伍参加决赛,按照预赛成绩的高低倒序排列出场顺序,各阶段比赛成绩均不带入下一轮比赛。最终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并颁发奖杯、奖金。

九、比赛要求及评分标准

(一)比赛要求

1、参赛人数不少于3人;

2、表演时间不超过15分钟;

3、冲泡类型自选;

4、茶艺表演必须有相应的解说词和背景音乐;

5、展示过程优美,做到茶美、器美、水美、意境美、形态美、动作美,要求结果美与过程美完美的结合,让欣赏者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

(二)评分标准

比赛采用100分制,其中创新15分,茶汤质量30分,茶艺演示30分,仪容仪表、礼仪10, 茶席布置5分,解说5分,表演时间5分。按参赛队伍总得分分值高低进行排名,最高者为第一名,以此类推。

十、比赛器具

组委会只提供普通桌子、椅子和音响设备;其它参赛服装、背景器具、茶叶、音乐等有关参赛用品由参赛队自行准备。

十一、参赛费用

本次比赛不收取报名费和参赛费,参赛队其他费用自理。

十二、评委和公证

本次大赛由国内茶艺专家、相关领导分别组成组委会、评审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同时为保证比赛的公正性,全过程由公证处进行公证。

十三、奖项设置

首届马连道杯茶艺表演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为人民币3万元、1万元、0.5万元。

本次比赛规程解释权归2010′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组委会所有。

 

                                                         2010′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组委会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六日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