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上,具有显著优势”,并提出了“建设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和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和“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的新时代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同时广大干部也需要在新的伟大事业实践中锤炼党性、增强本领,使自己得到锻炼成长。突出政治标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关键要强化政治站位,突出政治要求,落实政治标准。突出政治标准,是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继承和发扬。新时代好干部新标准新要求,继承发扬了我们党选拔、任用和管理干部的历史经验,同时也是对新形势下干部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突出政治标准,“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已成为我们党的领导制度的显著优势。在党员之中,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是对干部的首要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统筹推进“四个伟大”战略行动和战略目标的同时,也面临着长期复杂的“四种考验”和尖锐严峻的“四大危险”,更需要党的干部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持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突出干部队伍建设的政治标准,因此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义。我们必须更深入地学习领会践行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要求与习近平总书记确立的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并结合他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政治建设统领组织工作,把讲政治要求贯穿于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和管理的全过程,突出政治标准,着力建设一支适应赶超发展要求、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推动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标准。以什么样的标准选人用人,是干部工作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对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选拔任用干部,首先要看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以政治建设为统领,首先要求广大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首先是政治素质高。选拔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突出政治标准,确保干部队伍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上全面过硬。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高低,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展开,从五个方面进行准确认别和评价。一看政治忠诚,注重选拔对党绝对忠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干部。二看政治定力,注重选拔坚定“四个自信”、政治站位高、政治立场坚定、政治定力强的干部。三看政治担当,注重选拔具有政治原则和担当,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问题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错误言论和不良风气敢于坚决斗争的干部。四看政治能力,注重选拔具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政治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能妥善处理的干部。五看政治自律,注重选拔政治意识强,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干部。
教育培养突出政治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教育培养是提升干部素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通过教育培养提升干部素质,最根本的是狠抓思想教育,最重要的是把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从源头上教育培养干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干部头脑,教育引导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对党忠诚,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坚持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习的首要内容和第一议题。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干部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业主课,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同时,要全程跟踪培养干部,把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贯穿干部教育培养全过程。要让干部在政治历练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选派干部到基层一线去锤炼党性、锻炼成长。强化对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建立健康的工作关系、同志关系和上下级关系,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管理监督突出政治纪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党要管党首先要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严明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根本保证。管理干部的第一要素是严明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从政底线和红线,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管理干部要注重经常性和日常性管理。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干部。完善干部管理监督制度体系,扎紧织密制度笼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理干部要严格惩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坚持有纪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管理干部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担当作为。管理干部还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加大正向激励力度,抓紧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关心、理解和支持基层干部特别是工作在艰苦地区和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进一步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加强干部监督,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放在第一位,把准政治要求,突出抓好政治监督。要把“两个坚决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突出对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的监督,全方位掌握干部的政治表现。要注重在重大工作任务中监督干部的政治担当。
十九届四中全会将“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作为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的要务。推进新福建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拥有一支知识储备丰富、专业能力素质突出、适应高质量发展超越要求的干部队伍。在干部素质能力培养中,要更加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思维和专业方法的培养,围绕以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开展精准化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的专业化能力。同时,注重培养专业作风、专业精神,引导广大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专心致志干事创业,形成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奋发向上的专业精神。要正向激励关心关爱干部,营造宽松的干事创业环境。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和福建省委的实施意见,落实省委关心关爱基层干部二十条措施,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鼓励干部敢做事、能担当、善作为,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