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业信息

蕉城落实三项政策惠及三万渔民

日期:2014-08-04 13:21:45 字体大小:

近年来,蕉城区结合实际,用足用好渔工渔船保险、渔船燃油补贴、渔港建设补助等支渔惠渔政策,让当地三万多名渔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有力推动渔业经济的发展。

蕉城区漳湾镇渔民林某在渔船上作业时不慎摔倒休克身亡。在蕉城区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渔保办工作人员积极帮助协调下,前不久,林某的妻子作为受益人获得省渔业互保协会的渔业伤亡补偿金12.5万元。这个风雨中的家庭迎来了一缕阳光。

该区于2012年全面推广渔工渔船保险, 2013年完成所有在册管理的60马力以上的渔业辅助船保险,财政补助53000多元;办理渔工保险1011人,财政补助近20万元。全区现有在册管理渔船1237艘,总功率13530.5KW,2013年度发放油补资金2017万元。渔业是一个高耗能、高风险的产业,燃油成本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2006年以来,柴油价格持续上涨,从初期3000多元/吨,现在已超过8000元/吨。为降低渔民从业成本,调动渔民从事渔业生产的积极性,2006年以来,蕉城区认真落实渔业燃油补贴政策,从油补政策的宣传到信息的申报再到名单的审核、补助的测算,从上级资金下达后的再次公示到最后将油补资金存入渔民账户,力求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理有据,切实做到有证有船、合法合规,使油补资金及时、足额、公开、公平发放。

蕉城区渔港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强台风等自然灾害中,现有渔港池及掩护水域偏小,建设标准偏低、配套功能设施不全和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今年来该区启动渔港建设项目16个,总投资超亿元,省级补助资金6000多万元,目前介溪、坪岗、七星等多个渔港已完成主体工程。渔港的建设与修缮不但解决了渔船停靠难的问题,还保障了生产渔船的安全避风及渔需物资装卸,更促进了渔业经济在调整、改型中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7月,总投资1800多万的漳湾镇鳌江二级渔港通过初步验收,在今年台风季节来临前,解决了该村600多艘渔船入港避风停泊的后顾之忧。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